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年)的通知
(萍府发〔2007〕4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年)》已经2007年12月6日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2007-2010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萍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面推进萍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特编制《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年)》。该发展规划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滚动发展的规划,是引导全市工业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萍乡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一)工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1、萍乡工业发展基础深厚
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萍乡是江西乃至江南接受近代工业文明最早的一个地方,江西第一条铁路建在萍乡,中国第一个跨地区合资企业办在萍乡,第一张股票发行在萍乡,可以说,萍乡是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地区之一。萍乡依托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发展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煤炭、冶金、建材、陶瓷、烟花爆竹、机械、汽车、纺织、医药、化工、食品等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煤炭产量约占全省的40%、钢铁冶金约占全省的30%,化工填料占全国的70%,电瓷、鞭炮产品远销国际市场,成为江西西部的工业重镇。特别是经过“十五”期间的大力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烟花鞭炮、医药食品等六大产业,工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快速增长机制。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10户,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6%,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1.5% ,工业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2、萍乡工业支撑体系完备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萍乡是江西和华东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随着沪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的铁路干线将成为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自然资源丰富,历史上就以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优质石灰石67亿吨。
萍乡水资源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栗水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萍乡电力充裕。萍乡电网处于江西电网西末端,现以三回220千伏输电线路与江西电网联络。本地区现有统调电厂一座,装机容量为2×12.5万千瓦;地方小火电厂三座(安源、高坑、王坑)装机容量共计4.2万千瓦;地方小水电装机容量约3.5万千瓦,全市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2.7万千瓦。萍乡电网现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所4座,总容量为72.3万千伏安,其中公用变电站3座,容量66万千伏安,电铁牵引专用站1座,容量6.3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9条,总长约256.25公里。现有110千伏变电所18座,总容量92.35万千伏安,其中公用变电站12座,容量59.55万千伏安;用户专变6座,容量32.8万千伏安;有110千伏线路21条,总长309公里。2007年萍乡电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55.3万千瓦。
3、萍乡创业氛围浓厚
萍乡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民间老板最多、民间资本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目前萍乡个体私营企业达3万多户,从业人员20余万人,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564户,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48户,按人均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民营经济提供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比全省高出近30个百分点。萍乡的煤炭开采是民间资本进入最早、积累时间最长的行业,而冶金、建材及新型材料、烟花爆竹等产业主要是靠民营经济支撑的,同时,萍乡有数万名业务人员和打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串千家万户、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地干事创业。植根于萍乡民间的这种创业精神,这是萍乡人文底蕴中经济的最大的时代特色,也是萍乡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工业产业发展的机遇
1、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我国工业化“区域落差”所蕴藏的能量加速释放,汇成一股产业梯度转移潮流。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日益增强,迫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纷纷把工业尤其是工业的加工环节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另外,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不仅会给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中西部地区直接带来一些发展机会,而且会间接加速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到2010年,沿海9个发达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4%下降至46%。萍乡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相对其他地区更具人才、技术、投资效益等诸多优势。
2、对接长株潭经济圈的机遇
根据湖南省《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精神,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首先要求实现产业一体化,即把各自产业发展的优势整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企业集团,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长株潭不仅成为湖南、而且成为中南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一个极具生机活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地区。萍乡作为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重要近邻,在工业经济上与长株潭地区有深厚的渊源,已真正地对接到长株潭经济圈之中。借助长株潭的发展,在长株潭产业布局和分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必将极大地促进萍乡工业产业的整合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