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大对外经贸的支持力度。近几年来,我市外经贸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连续3年位居甘肃14个地州市之首,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较为活跃的因素。各金融机构要适应外经贸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大对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要大力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支持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进口,支持我市企业在海外的资源、能源开发项目,为我市开放式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银企合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推进银企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实现银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合力推进。
(一)企业要积极策划推荐项目和完善内控机制。全市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认真研究本行业、本领域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市场需求,策划论证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本企业做大做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金融部门向上级银行推荐争取创造条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建设上,依托高层次专家咨询机构,策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企业要与银行主动对接,及早让金融部门参与项目的筛选、论证,对已签约的项目,要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加快资金到位。同时,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强化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争取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要信守合同,积极偿还贷款,维护银行合法权益。
(二)银行要主动转变经营理念和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各级金融机构要强化市场意识,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推荐的项目,金融部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成长性和上级行授信的可能性,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各金融部门要切实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设,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抓住贷款利率上限取消的机遇,搞好风险定价和延伸服务,改善金融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层面、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政府要加大推进银地、银企合作力度。从今年开始,市政府定期组织召开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由政府搭建平台,建立起一种银企信息对接的机制,使银行充分了解市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重点,了解企业的重要项目信息及发展前景;使企业既反映自己的项目状况和融资意向,又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达到多赢的效果。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在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策划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门与经济主体的连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在银企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谋发展。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联系,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金融机构贷款要求、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积极推介给银行,把重点急需的建设项目清单及时提供给银行,充分挖掘银行的信贷潜力,争取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我市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