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大“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落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0条意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促进粮食、生猪、奶业、油料等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将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推进乡村公路、照明通讯、清洁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政策,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财政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保证科技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支持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保证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优先购买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巩固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逐步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持办好奥运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卫生监督体系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水平。
(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实行有利于就业的财税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不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落实再次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政策,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健全养老服务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经济租赁房、还迁安置房和限价商品房,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优抚对象的财政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福利和慈善事业,研究制定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政策,不断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七)落实富民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财税政策,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工资基准线,鼓励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完善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八)保障公共安全支出,全面推进平安天津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切实做好奥运会期间反恐和安全保卫工作。支持司法能力建设,完善并落实好“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努力解决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和经费保障,妥善解决诉讼收费办法改革后的法院经费问题。保障维护城市安全的经常性执法和管理经费,增加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支出,加强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线为重点的装备建设,切实增强安全执法部门的监管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