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职业院校和承担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择设备技术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办职业教育教师研究生班,选拔热爱教育事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定点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职业院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有关规定申报评审第二个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通过相应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全省各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60%以上。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坚持学历、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资格评聘办法。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对高技能人才可以破格录用。
六、加快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
(十二)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实施高校“青蓝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突出抓好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省政府设立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鼓励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研修。强化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推动高校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研究,支持高校教师跨校授课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完善高校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开展以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
(十三)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我省高校任教、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面向国内外聘任一批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有条件的高校要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积极主动做好留学人员工作,支持留学人员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作贡献。
(十四)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骨干培训,有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安排高校领导干部到国内外高校研修,着力提高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