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种子工程。每年引进2-3个烤烟新品种进行试种,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为烟农免费供应;二是轮作工程。建立小麦-红薯-油菜-烟叶-小麦的轮作模式,搞好烟田轮作,2008年推广油菜接茬种植6000亩;三是沃土工程。所有烟田冬前深耕起垄,每亩施用优质饼肥25公斤以上、农家肥2方左右,推广大麦掩青面积2000亩,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三)实现六个配套
一是烟水配套。金三角现代烟草农业园区新打、配套机井1264眼,修建沟渠11条23千米,铺设管网5处25千米,新建提灌站3座、小塘坝1处3840立方米;二是烟炕配套。按照“统一规划、先进实用、整村推进、适度集中”的原则,建设大型智能密集烤房2893座;三是烟机配套。加快先进适用烟草农业机械研究推广应用步伐,优先解决起垄、采收、编烟等用工量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四是烟林配套。达到烟田林网化,将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的典范;五是烟路配套。按照每300亩左右一块方格田,主要生产路修建为碎石路或矿渣路,主干道修建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六是烟险配套。按照《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豫政〔2007〕67号)要求,建立政府出资50%、烟草40%、烟农10%的烟叶保险机制。
(四)搞好三个支撑
一是基本烟田保护支撑。确定基本烟田范围,建立档案,加强保护;二是信息化管理支撑。收集整理烟农、烟田、土壤、气候、烟草职工及农业生产基础信息,开发现代烟草农业系统管理软件,加强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三是现代化烟叶工作站支撑。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利于管理”的原则,搞好汾陈、王洛、黄庙、范坡4个现代化烟叶工作站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市政府成立许昌市金三角现代烟草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金三角现代烟草农业园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襄城县、许昌县、禹州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市烟草、财政、电力、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要结合职责,把项目向园区集中,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于园区建设。
(二)建立投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