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的思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及风险防范机制,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一是继续引进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群。通过引进联合、改制改造等方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强势农产品出口企业。到2010年,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0家、市级龙头企业80家。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户逐步进入产业链经营或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合理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小段定额、收益分红”的股份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到2010年,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社、专业联合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00个,带动农户55万户,使全市6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购销。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品认证标准,加快产地认定和终端产品质量认证,逐步实现与国际认证标准的接轨。 四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到出口目标市场国或地区申请注册商标、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创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五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积极发展果茶产品、花生制品、畜禽产品、海产品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每个区县争取培植3-4 个农业主导产业。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下大气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搞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拓宽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自愿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综合旅游业为重点的先导产业,努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挖掘利用我市资源,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围绕海洋、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环保产业等领域,因地制宜,形成特色,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海洋产业。充分利用与山东青岛海洋科技合作的平台,围绕海水养殖、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洋食品等产业,开展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培育海洋生物产业,以优质高效抗逆为目标,选育一批海水养殖新品种。加快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的研究及其产业化进程,开发防治重大疾病的海洋药物和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着力培育海洋生物企业。积极推进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开发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海水预处理技术、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装备,支持热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开发及产业,建设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扩大海水利用产业规模。
  生物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医药,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鼓励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广泛应用生物技术成果,建设生物育种基地。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建设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工程,加快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应用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推进与济南、青岛等软件产业园区、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软件外包业务,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光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液晶、等离子、光学投影和反射式微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重点发展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件和敏感器件及环保型电子元器件。积极引进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集群、宽带无线接入产品。培育发展数字化音视频产业,努力开发下一代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新型家庭数字娱乐产品。大力发展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动电子设备制造向高端、成套方向发展。支持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推广现代设计、先进加工、先进制造模式等先进制造业技术,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新材料产业。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鼓励开发和积极引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所需的多晶硅材料、单晶硅材料、硅及锗硅的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加快发展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积极支持半导体激光器材料、激光晶体材料、光纤维体材料、光纤预制棒、光纤传感材料、绿色电池用关键原材料等的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用高纯硅材料、燃料电池新型催化剂和电解质膜、储氢材料等。
  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成套可再生能源技术。进一步推动高热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新型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实现规模化发电。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备。积极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与海洋能。以氢能燃料电池为重点,鼓励发展氢能。
  高技术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技术服务等发展,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积极引进和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支持发展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培育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推动传统媒体拓展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大力培育技术服务业,重点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的建设,改善服务设施和手段。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管理、设计、制造水平。抓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