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蚌埠市政府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第十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依托铁路枢纽、淮河水道、高速公路,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满足加工制造业发展形成的物流需求。加强物流设施建设,保障丰原集团、汽配五金产业园、国电蚌埠电厂等重点骨干企业的运输需求。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发挥产业和区位交通优势,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国内大型物流集团。加强铁、公、水等运输方式和仓储设施整合,发展多式联运。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物流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融入长三角现代物流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物流中心。
  金融服务业。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支持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优化市级投资公司,发挥开发性金融合作的平台作用。积极发展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服务业。全面推进银政合作、银企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拓展律师事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积极发展投资咨询、信息咨询、技术咨询、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加快发展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服务,加强合作,探索联合办会办展,形成区域会展经济的重要板块。发展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的商务服务体系。

第十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强市场建设。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光彩大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尽快形成年超百亿的交易规模,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区域性交易中心。实施蔬菜批发市场、生猪交易市场、路桥批发市场、蚌埠汽车城、宝龙城市广场等一批市场新建与扩建。经营管理好冷冻批发等特色市场。支持三县大型市场、边贸市场建设,扩大辐射范围。围绕特色加工业,培育发展古玩玉器、玻璃制品、滤清器等专业交易市场。
  提升零售业。建设沃尔玛、家乐福超市,营造新城区商业氛围;提升合肥百大、华运物美、新世纪国际购物中心等企业经营服务水平,优化老城区消费环境。形成大型购物中心、专卖连锁、超市、便民店等共同发展的流通业格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完善城乡流通体系。结合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高度重视城市副中心、中心镇服务业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第十三节 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



  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双墩文化、花鼓灯艺术、五河民歌、“涂山·大禹”等特色文化品牌。实施双墩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建成中国花鼓灯艺术第一村二期工程。加强文化投入,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和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培育旅游业。利用双墩古人类遗址、垓下古战场、汤和墓等古迹资源,串联蚌埠东部明皇陵及龙兴寺,发展人文旅游;实施涂山、天河、龙子湖、沱湖、锥子山等景区开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建设梅花山、西芦山等一批特色农庄,发展农家观光游。合理配置交通、购物、餐饮、娱乐、酒店等旅游要素,开发古玩玉器、怀远石榴、沱湖螃蟹等特色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我市建设成为皖北旅游的重要结点和游客集散中心。
  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资助、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创办养老、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家政、维修、配送、餐饮、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引导支持社区服务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创办跨区经营实体。推进社区公益性服务社会化,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
  房地产业。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规范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提升房地产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住房消费信贷。

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步伐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市区建设步伐,加强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和重点建制镇为骨干、一般乡镇为结点,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市区建成区面积和市区人口期末力争分别达到100平方公里和100万人。

第十四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优化市区空间布局。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跨、中优”的空间布局。城市东部结合京沪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和龙子湖地区综合开发,完善东部城区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建设成为集教育、科研、物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区。城市西部继续加强供热(气)、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为我市工业集聚地。城市南部依托市场和路网,形成重要的物流加工配送区。城市北部重点是加快跨河发展,优先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南北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城市副中心。城市中部要优化老城区空间布局,整治滨水地带环境,重塑全新的商业与居住、行政、文化中心。
  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三县县城人口规模,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到2010年,怀远、五河、固镇县城人口分别达到18万人、16万人和12万人以上。加快发展小城镇,“十一五”期间集中扶持一批中心镇建设。重点支持怀远县龙亢、马城、常坟镇,固镇县连城、王庄、刘集镇,五河县沫河口、新集、双忠庙镇,淮上区曹老集镇。到2010年,中心建制镇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第十五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组合交通枢纽地位。铁路:配合铁道部门,推进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完成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建水蚌复线。积极推进蚌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设。统筹规划市内铁路专用线和货场的调整,建成城市南环铁路专用线。公路:新建蚌埠-淮南、睢宁-明光、蚌埠-五河-泗洪高速公路,建设固镇高速公路连接线。改造怀五路、蚌固路等境内国省道路5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实施客货运输站场等公路运输枢纽工程建设。水运:积极开发淮河水运,统筹做好淮河岸线利用规划;加快蚌埠新港建设,形成180万吨吞吐能力;建设浍河新港和沫河口新港。新建1000吨级蚌埠复线船闸。加快淮河、浍河、涡河航道疏浚和整治。航空:积极创造条件,为蚌埠民航支线航班的开通做好相关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