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蚌埠市政府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蚌埠市政府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蚌政〔2006〕1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6日蚌埠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规划背景
  第二节 指导思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二章 全面壮大工业经济
  第四节 加工制造业
  第五节 精细化工业
  第六节 高技术产业
  第七节 能源产业
  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八节 振兴县域经济
  第九节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第十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四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十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第十三节 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
  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步伐
  第十四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第十五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节 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
  第六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七节 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合作
  第十八节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第七章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九节 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十节 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行动
  第二十一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十二节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第八章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第二十三节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十四节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五节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六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七节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第十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十八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十九节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十节 积极创建平安蚌埠
  第三十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一章 加强规划实施
  第三十二节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第三十三节 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附件:蚌埠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略)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依据《中共蚌埠市委关于制定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蚌埠跨越式发展和争先进位、奋力崛起的战略意图,是未来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规划背景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和非典疫情,经济社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提前实现,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蚌埠市“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
│ 蚌埠市“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
├───┬────────────────┬──────┬───────────────┤
│ 序号 │       指 标       │ “十五” │    “十五”完成情况    │
│   │                │计划目标(% ├──────┬────────┤
│   │                │   )   │  2005年  │  “十五”  │
│   │                │      │  预计  │ 年均增长(%) │
├───┼────────────────┼──────┼──────┼────────┤
│ 1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  8.5   │  295.6  │   10.2   │
├───┼────────────────┼──────┼──────┼────────┤
│   │      第一产业      │   4   │  66.2  │   5.4    │
├───┼────────────────┼──────┼──────┼────────┤
│   │      第二产业      │   9   │  129   │   12.9   │
├───┼────────────────┼──────┼──────┼────────┤
│   │        工业       │   9   │  101   │   12.8   │
├───┼────────────────┼──────┼──────┼────────┤
│   │      第三产业      │   11   │  100.4  │   10.3   │
├───┼────────────────┼──────┼──────┼────────┤
│ 2  │财政收入(亿元)        │   8   │  36.7  │   11.7   │
├───┼────────────────┼──────┼──────┼────────┤
│   │     地方财政收入     │      │  12.4  │   6.2    │
├───┼────────────────┼──────┼──────┼────────┤
│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1   │  123   │   19.8   │
├───┼────────────────┼──────┼──────┼────────┤
│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9   │  116.7  │   10.5   │
├───┼────────────────┼──────┼──────┼────────┤
│ 5  │出口总额(亿美元)       │   10   │  2.24  │    16    │
├───┼────────────────┼──────┼──────┼────────┤
│ 6  │人口自然增长率(‰)      │  9以内  │ 7.6以内  │        │
├───┼────────────────┼──────┼──────┼────────┤
│ 7  │城镇化水平(%)         │   40   │   36   │        │
├───┼────────────────┼──────┼──────┼────────┤
│ 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   │  4.3   │        │
├───┼────────────────┼──────┼──────┼────────┤
│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5   │  8879  │   9.4    │
├───┼────────────────┼──────┼──────┼────────┤
│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5   │  2780  │    6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