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六)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五、保障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认识,把贯彻落实《纲要》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坚持实行并不断完善“政府统一领导,行政首长负责,部门分工协作,法制机构协调”的组织体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一)明确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
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坚持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维护
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
(三)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设立依法行政指导协调小组,组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导协调小组设办公室,负责拟定推进依法行政的规划、计划,并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政策研究和考评工作。依法行政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本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均应当建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行政首长要担负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