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管理试行办法
(1991年5月15日人事部发布)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是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为进一步加强对高研班工作的管理,使之规范化,科学化,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办班宗旨
高研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振兴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高研班要体现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出成果、出人才;高研班作为一种示范性活动,要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员条件
高研班学员主要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吸收部分荣获国家三等奖、部省二等奖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课题负责人,以及少量在学术上有造诣、在实际工作中有成果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
三、课题选择
高研班研修课题要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行业优势、资源优势、智力优势等方面的条件,精心选择。课题要针对性强,专业面宽窄适宜,既便于学员相互交流、互补互学,又利于学员间深入研究和探讨;课题的选择还要重点突出,抓准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中关键性的问题和一些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问题,以利于形成高研班集体研修成果(包括论文、报告和专题建议等),对经济、科技或其他实际工作起到决策咨询作用。
四、活动安排
高研班的活动安排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讲座、自学、研讨、考察、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每期时间20天左右,学员30人为宜。
讲座内容要紧密围绕选题,突出“新”“精”“深”。“新”,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信息;“精”,即内容丰富而精练;“深”,即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课题、难点或重点。
自修、研讨在高研班活动中要占有较多时间的比例。
考察、咨询活动的安排要讲求实际效益,要以生产、科研一线单位为依托,利于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办班前,对上述活动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以确保高研班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