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继承民航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的行业文化
建设和谐民航,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谐风尚,打牢全行业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加大行业文化建设研究和推进力度
继承新中国民航发展中积淀的宝贵文化财富,进一步宣传和强化“大民航”意识,大力弘扬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严字当头、诚实守信,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视野开阔、与时俱进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文化精髓,提炼符合当代中国民航发展要求的行业精神、价值理念、行业作风、道德规范,促进行业文化成果转化,使行业文化体现在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制度当中,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队伍建设、文化生活全过程。加强民航行业文化的对外推介,扶持和引导行业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民航公共服务场所的宣传阵地作用,树立中国民航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在民航总局和各地区管理局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学上进、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的模范,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相处、生动活泼、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结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分步骤推进全国文明机场、文明航班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民航服务水平。各机场候机楼、航空公司客舱等公共服务场所要开展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加强对出版物销售及摆放、影像制品播出的管理,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乘机环境。
(三)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外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行业内各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民航的改革和发展,宣传民航安全、正常、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航空旅行知识和旅客应遵守的规定。严格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完善整体联动、快速反应的民航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介绍事件基本概况、采取的举措和公众防范措施等,把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六 加强对和谐民航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用
建设和谐民航,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民航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和谐民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