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是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较多数量的国内外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合理数量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同行的公认。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实验室是本领域国内的公共研究平台,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鼓励自行研制、改造仪器设备。
实验室坚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室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实验室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科研人员,并具有高质量的开放研究成果。实验室定期围绕研究方向发布开放课题,开放课题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内外同行承担。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承办国际性、地区性、全国性学术会议。
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环境整洁。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
实验室是依托单位内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相对集中,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在人员、政策、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附2:
┌──────────────┬──────────────────────────┐
│ 实验室 │ │
│ 所属学科 │ │
├──────────────┼────────────┬─────────────┤
│ 实验室 │ 基础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 性质 ├────────────┼─────────────┤
│ │ │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申请书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主任: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 真:
E-mail地址:
年 月 日 填报
《实验室评估申请书》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 简表
第二部分 工作报告
第三部分 附件
注:在填写前请仔细阅读“填写说明”;
编写工作报告时请参考编写提纲。
简表填写说明
1.代表性研究成果可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主要是代表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及其对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系列工作所产生的重大研究成果。
2.队伍建设栏中“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实验室固定(正式聘任)人员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的人数。
3.队伍建设栏中 “团队协作人员比例”指:固定(正式聘任)科研人员中参与代表性研究成果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4.人才培养栏中“优秀中青年(≤50岁)”指:在评估期限内获省部委以上正式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获得国家三等奖或省部委一等奖以上科学成果的主要完成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
5.开放交流栏中国际合作科研计划指:实验室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数。
一、简表
┌─────┬───────┬───────────────────────────────────────────────┐
│ 实验 │ 名 称 │ │
│ ├───────┼─────┬───────┬─────────┬─────────────┬─────────┤
│ │ 确认日期 │ │ 验收日期 │ │ 上次评估日期 │ │
├─────┼───────┼─────┼───────┼─────────┼─────────────┼─────────┤
│ 实验 │ 姓 名 │ │ 出生日期 │ │ 民 族 │ │
│ 主 ├───────┼─────┼───────┼─────────┴─────────────┴─────────┤
│ │ 职 称 │ │ 学科专长 │ │
│ ├───────┼─────┼───────┼─────────────────────────────────┤
│ │ 职 务 │ │ 最后学位 │ A.博士 B.硕士 │
│ │ │ │ │ C.学士 │
├─────┼───────┼─────┼───────┼─────────┬─────────────┬─────────┤
│ 学委会 │ 姓 名 │ │ 出生日期 │ │ 民 族 │ │
│ 主任 ├───────┼─────┼───────┼─────────┴─────────────┴─────────┤
│ │ 职 称 │ │ 学科专长 │ │
│ ├───────┼─────┼───────┼─────────────────────────────────┤
│ │ 职 务 │ │ 最后学位 │ A.博士 B.硕士 │
│ │ │ │ │ C.学士 │
├─────┼───────┼─────┴───────┴───────────┬───────────┬─────────┤
│ 依托 │ 名 称 │ │ 主管部门 │ │
│ 单位 ├───────┼─────────────────────────┴───────────┴─────────┤
│ │ 详细地址 │ │
├─────┼───────┼───────────────────────────────┬─────────┬─────┤
│ 代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类型 │ 是否保密 │
│ 表 ├───────┼───────────────────────────────┼─────────┼─────┤
│ 性 │ 第1项 │ │ │ │
│ 研 ├───────┼───────────────────────────────┼─────────┼─────┤
│ 究 │ 第2项 │ │ │ │
│ 成 ├───────┼───────────────────────────────┼─────────┼─────┤
│ 果 │ 第3项 │ │ │ │
│ ├───────┼───────────────────────────────┼─────────┼─────┤
│ │ 第4项 │ │ │ │
│ ├───────┼───────────────────────────────┼─────────┼─────┤
│ │ 第5项 │ │ │ │
│ ├───────┴───────────────────────────────┴─────────┴─────┤
│ │获国家(省、部)级奖励:一等 项,二等 项;授权发明专利 项;专著 部;成果转让数: │
├─────┴───────────┬───────┬───────────────┬───────────────┬───┤
│ │ │ │ │ │
│ 承担任务研究经费 │ 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依托 │
│ │ │ │ │ 单位 │
├─┬─────┬───┬─────┼───┬─┬─┼───┬───┬─┬─────┼─────┬───────┬─┼─┬─┤
│五│ │ 前 │ 人均 │ │国│团│ │博士后│博│硕士 │ 客 │ 学 │ │ │21│
│年│ 国 │ 25 │ 承担 │学术带│际│队│优秀中│ │士│ │ 座 │ 术 │国│实│1 │
│实│ 家 │ 项 │ 科研 │头人 │学│协│ 青年 ├───┴─┴─────┤ 人 │ 会 │际│验│、│
│到│ 级 │ 重 │ 任务 │ │术│作│ │ 已毕业 │ 员 │ 议 │合│室│98│
│总│ 任 │ 点 │ │ │机│ │ │ │ │ │作│面│5 │
│经│ 务 │ 任 │ 万元/人 │ │构│ │ │ │ │ │ │积│或│
│费│ │ 务 │ │ │任│ │ │ │ │ │ │ │学│
│ │ │ │ │ │职│ │ │ │ │ │ │ │校│
│ │ │ │ │ │ │ │ │ │ │ │ │ │重│
│ │ │ │ │ │ │ │ │ │ │ │ │ │点│
│ │ │ │ │ │ │ │ │ │ │ │ │ │建│
│ │ │ │ │ │ │ │ │ │ │ │ │ │设│
│ │ │ │ │ │ │ │ │ │ │ │ │ │的│
│ │ │ │ │ │ │ │ │ │ │ │ │ │经│
│ │ │ │ │ │ │ │ │ │ │ │ │ │费│
│ │ │ │ │ │ │ │ │ │ │ │ │ │投│
│ │ │ │ │ │ │ │ │ │ │ │ │ │入│
├─┼─┬───┼─┬─┼───┬─┼───┼─┼─┼───┼─┬───┬─────┼─┬───┼─┬───┬─┼─┼─┼─┤
│ │ │占总经│ │占│ │国│ │ │人│ │ │ │ │ │ │ │地区、│ │ │ │ │
│万│万│费% │万│总│ 人均 │家│ 人数 │人│员│ 人数 │人│ 人数 │ 人数 │国│ 国外 │国│双边 │全│科│平│万│
│元│元│ │元│经│ │级│ │数│比│ │数│ │ │内│ │际│ │国│研│方│元│
│ │ │ │ │费│ │任│ │ │例│ │ │ │ │ │ │性│ │性│计│米│ │
│ │ │ │ │% │ │务│ │ │% │ │ │ │ │ │ │ │ │ │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