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全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

  但是,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基础差,恢复时间短,当前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一些单位对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科研、生产、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有的单位“重生产,轻管理”,在整顿企业、事业时,没有结合整顿科学技术档案工作,致使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与科研、生产、建设脱节。第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机构不够健全。有的中央专业主管机关,还没有按中发〔1980〕16号文件的要求,把本系统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管理起来。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尚未恢复,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人员一少、二弱、三不稳定,致使不少地方科学技术档案处于管理不善或无人管理的状态。第三,科学技术档案不完整、不准确、不系统。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活动,高、大、精、尖项目和复杂的隐蔽工程,没有留存必要的档案,不编制竣工图,或者档案残缺不全,管理混乱,给科研工作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第四,档案库房和设备严重不足,影响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保管。有的单位不得不把档案放在走廊、地下室、工棚、厕所,大量档案潮湿、霉烂,虫蛀、鼠咬、水淹,损失严重。
  根据以上情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认为,应当抓紧时机,在1981年底以前,基本上完成恢复、整顿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任务。当前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
  一、提高对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领导。科学技术档案是科研、生产、建设的历史记录,是广大劳动人民、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技术资源储备的一种形式,是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进行生产、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它对于更好地推广和利用科技成果,对于国际贸易、出让专利、组织工业生产、改进技术、节约能源、开发能源、战备和防御自然灾害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档案产生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科研、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经济管理、科研管理、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企业、事业的管理水平,加快国民经济调整的步伐,必须把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至于城市基建档案对城市管理,特别是对突然事件后城市的恢复与建设,就更为重要。如唐山强烈地震后,由于保存有基建档案,对抗震救灾,恢复地上、地下工程,解决人民吃水、排水、供电、运输以及恢复生产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领导。当前主要是要根据中发〔1980〕16号文件的规定,研究解决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恢复、建立工作机构,配备足够数量和能胜任工作的干部,解决必要的库房、设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规章制度等,以保证工作的需要。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