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停车视距,应按表3.0.9的规定采用。其它各级公路的视距应不小于两倍表3.0.9规定的视距的长度。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根据需要,应结合地形设置保证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第3.0.10条 平曲线半径
  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规定于表3.0.10。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当受地形或其它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
   注: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表(略)
  改建公路利用现有公路路段, 二级公路山岭、 重丘区的极限最小半径可采用50米;三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极限最小半径可采用25米。采用以上极限最小半径时,宜相应增加超高横坡度。
  为保证行车安全,位于平地或下坡的长直线的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平曲线。
 第3.0.11条 平曲线超高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表3.0.10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的横坡度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条件等情况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超过10%,其它各级公路不超过8%。
  在积雪、寒冷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
  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
 第3.0.12条 平曲线加宽
  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3.0.12。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折半。
   注:平曲线加宽表(略)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的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第3.0.13条 缓和段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表3.0.10所列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四级公路的缓和曲线可用超高缓和段代替。
  缓和曲线采用回旋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表3.0.13的规定。
  行车道的超高或加宽应在缓和曲线内进行。
 第3.0.14条 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指标规定如表3.0.14。
             
              回头曲线极限指标
━━━━━━━━━━━━━━━┳━━━━━━━━━━━━━━━━━━━━
               ┃     公  路  等  级
 项          目  ┣━━━━━━┳━━━━━━┳━━━━━━
               ┃   二   ┃   三   ┃   四
━━━━━━━━━━━━━━━╋━━━━━━╋━━━━━━╋━━━━━━
 计算行车速度(公里/时)  ┃  30  ┃  25  ┃  20
━━━━━━━━━━━━━━━╋━━━━━━╋━━━━━━╋━━━━━━
 主曲线最小半半径(米)   ┃  30  ┃  20  ┃  15
━━━━━━━━━━━━━━━╋━━━━━━╋━━━━━━╋━━━━━━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   ┃  30  ┃  25  ┃  20
━━━━━━━━━━━━━━━╋━━━━━━╋━━━━━━╋━━━━━━
 超高横坡度(%)      ┃   6   ┃   6   ┃   6
━━━━━━━━━━━━━━━╋━━━━━━╋━━━━━━╋━━━━━━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米)   ┃  2.5  ┃  2.5  ┃   3
━━━━━━━━━━━━━━━╋━━━━━━╋━━━━━━╋━━━━━━
 最大纵坡(%)       ┃   3   ┃  3.5  ┃   4
━━━━━━━━━━━━━━━┻━━━━━━┻━━━━━━┻━━━━━━
 第3.0.15条 纵坡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表3.0.15的规定。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      表3.0.15
━━━━━━┳━━━━━┳━━━━━┳━━━━━┳━━━━━┳━━━━━━
 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地   ┃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
  形   ┃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
 最大纵波 ┃  ┃  ┃  ┃  ┃  ┃  ┃  ┃  ┃  ┃
      ┃ 3 ┃ 5 ┃ 4 ┃ 6 ┃ 5 ┃ 7 ┃ 6 ┃ 8 ┃ 6 ┃ 9
 (%)  ┃  ┃  ┃  ┃  ┃  ┃  ┃  ┃  ┃  ┃
━━━━━━┻━━┻━━┻━━┻━━┻━━┻━━┻━━┻━━┻━━┻━━━
  在海拔2,000米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的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最大纵坡应不大于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
 第3.0.16条 纵坡长度
  山岭、重丘区的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3.0.16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纵坡长度限制          表3.0.16
━━━━━━━━┳━━━━━━━━━┳━━━━━━━━┳━━━━━━━━
 纵坡坡度   ┃   坡长限制   ‖  纵坡坡度  ┃  坡长限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