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以来,我们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与技术引进,得到了一批比较先进的技术,这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技术财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应认真将技术资料鉴别、翻译、复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消化吸收和移植的方案。
引进技术由部门和地方负责组织消化、吸收。重大项目可由国家科委牵头,务期做到把引进的技术学到手。
由于消化、吸收所需的资金较多,科技三项费用、基本建设投资、挖革改费用、技术措施费和事业费中都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另外,请银行开辟低息或无息志项贷款,作为周转资金。
最近,我们已经出口了若干技术,例如水稻杂交新品种、制氧机散热片制造技术。有的正在谈判中。
五、改革体制和整顿机构。
科学技术战线体制改革,准备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
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推动下,厂矿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厂矿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好的省、市,都救活了一批濒临倒闭的企业,或使它们转亏为盈,并生产出一批优质产品,进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
目前,企业科研经费没有正常渠道。解决厂矿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经费的办法,应在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内部开支一定的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用于生产,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利润,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国库收入,这是合算的,我们建议,除去大型的、综合的、长远的科研项目以外,一般的新产品试制、新技术研究,国家不再拨款,由企业自给,以增强企业的经济责任。企业科研经费(包括支付技术转让费用和委托科研、试制费用)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更新改造资金;二是企业管理费;三是实行利润留成的企业,可以从生产发展基金中解决。
第二、促进科研单位同生产单位相结合。
我国的科学研究体制,也要有自己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中进行。因此,必须解决科研单位同生产单位结合的问题。
国家科委准备会同有关部门,围绕重大项目,发挥组织作用。各省、市、自治区科委和各部门也要组织一些地区性或行业性的重大项目。
科研单位要继续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有权在完成国家和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的前提下,接受有关部门和企业委托的研究和试制任务,要提供咨询、服务。接受委托的单位,还可以去组织和吸收有关单位参加。目前应积极推行合同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组织科研和生产的联合体。
第三,整顿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