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的通知

  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不限于一项项具体的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而是从宏观上对国家的经济决策、发展战略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比如: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经济结构的改革,生产力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等等,都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因素。今后,我们必须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大力加强经济建设中影响广泛的、大量使用的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保密条件的许可下,还要积极地把军事科研成果向民用方面移植。
  各级科学管理部门应与各级经济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等各种基础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趋势,学习和了解经济知识和经济状况,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研究和规划的制订工作。我们很赞成陈云同志提出的吸收专家作为决策的参谋的意见。这也加重了科学技术人员的责任。
 第二,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
  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应以促进发展人民需要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为目的。要组织好相关技术的配套,组织好科研、设计、生产的配套,使科研成果不至于只是停留在展品、样品上。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一定要讲求经济效益,从选题开始,就要注意技术评价和经济效果的分析,做好论证工作。
  在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要对近期的需要和远期的需要,对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统筹安排,合理部署。当前尤须注重开发研究,大力提高基础元器件、材料的质量的性能,提高基础工艺的技术水平。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我们工农业生产的技术结构,将是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以至手工劳动并存的多层次结构。为了适当地选择技术,需要综合地比较、分析以下一些因素: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条件;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改造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创汇率,节约外汇支出;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第三,必须加强厂矿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厂矿企业的科学技术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全国几十万个企业和广大农村,它们的技术进步的技术改造,决不可能只是依靠少数研究机构。我们必须提倡和支持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工人、农民,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和开发新技术。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应给予奖励。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