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3 导线的保护层与绝缘层,不得损伤;削线时,不应伤线芯,并应清除导线表面的氧化层;导线连接,缠绕回数,必须正确、紧密,其电阻不小于4欧姆。
9.12.4 铝导线接点,无论采用哪种接线法,必须涂上一层中性凡士林油,再进行绝缘包扎,用胶皮布带重叠1/2包扎后,再用黑包布带缠紧,不得张开。
9.12.5 在接线盒内接头不得触及铁皮,导线在盒内不得有压折或损伤线芯现象。
9.12.6 铜铝导线连接时,应按规程要求进行,不得直接捻接和绑接。
9.12.7 计点单位:以每一自然间为一点。
9.12.8 检查数量:按房屋自然间抽查10%,但不少于两间。
9.13 接地线
9.13.1 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与门及人行道的距离不得小于2.5米,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的地中距离不得小于3米。
9.13.2 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搭接长度是钢带宽度的2倍,应在三个边进行焊接;如果采用圆钢是直径的6倍,应在两面焊接,焊接应平整、无间隙、焊接处不得有夹渣、气泡、烧毁金属及未焊透现象。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9.13.3 明敷接地线在明显处,应注意不受外力损伤,且不妨碍设备拆卸与检修,在水平敷设时应与建筑物平行,在垂直敷设时应沿建筑物直线垂下,无弯曲、高低起伏现象。
9.13.4 敷设接地线与建筑物墙面距离不得小于10—15毫米,与地面保持200—250毫米距离。
9.13.5 接地线支持件20%距离,水平直线为1—1.5米,垂直部分为1.5—2米,转角处为1米。
9.13.6 固定点的零件,不论地上、地下,均应四面刷防锈剂。
9.13.7 计点单位:一只为一点。
9.13.8 检查数量:全部。
9.14 避雷针、带、网
9.14.1 避雷针顶端封闭为尖状,除锈挂锡200毫米长,其针体截面不得小于100平方毫米,其规格按设计要求选用,安装针体的倾斜度不大于5‰。
9.14.2 避雷带扁钢截面不得小于12×4毫米,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毫米,安装时距离屋面应保持100—150毫米,每隔1—1.5米用支持架固定。
9.14.3 避雷网应用直径不小于3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或用建筑物主体钢筋代替暗装网,按设计要求装置。
9.14.4 引下线用圆钢时,直径不得小于8毫米,用扁钢时截面为12×4毫米,距墙面应保持15厘米的间距,每隔1.5—2米加支持架固定。
9.14.5 防雷装置的各接点应牢固可靠,必须焊接好,圆钢搭接长度为直径的6倍,扁钢为宽度的2倍。
9.14.6 焊接不应有夹渣、咬肉、气泡或未焊透现象,各铁件均应采用镀锌件如用其它材质,必须刷防锈剂。
9.14.7 引下线在地面以上1.4米的线段,需用开口钢管、角钢加以保护,在1.5米处应设断接卡子。
9.14.8 安装必须牢固,不得松动、脱落,引下线不应贴墙,应垂直无弯曲,其电阻必须符合规程。
9.14.9 烟囱避雷针引下线,圆钢直径为10毫米,扁钢为34×4毫米,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欧姆。
9.14.10 计点单位:一只为一点。
9.14.11 检查数量:全部。
第三篇 暖卫部分
10 管道安装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1.1 暖卫工程所使用的各种管材,安装前须检查和清除管膛内污物,管道不得有裂纹、砂眼、重皮和超过允许的凸瘤、凹面等缺陷。
10.1.2 对旧管材的复用,安装前必须进行选材,管道腐蚀麻面严重者,不得复用,麻面轻微者,可安装在明配管网上,但不得用在暗装隐蔽部位。
10.1.3 管道%锯口应平整,切口与管子中心垂直,铸铁管、缸瓦管、陶瓷管不得有缺岔裂纹。
10.1.4 管道连接:钢管在管径Φ32毫米及其以下者,一般采用丝接;Φ38毫米以上者采用焊接或法兰连续,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焊接。
10.1.5 管道连接,丝扣必须整齐光洁,不得有乱丝现象。
10.1.6 管道焊接,开口应将管腔内焊渣、铁瘤等清除干净,切割面不得高低不平,凸凹不得超过1.5毫米。
10.1.7 管道对口焊接应留出适当缝隙,不得错口;管壁在6毫米以上者要有30°—40°坡口,并留1—2毫米钝边。管道开口不得小于支管外径,并不得大于支管外径2毫米,插入部份不得超过干管管壁厚度。焊缝铁水应均匀饱满,水纹一致,不得有裂纹、砂眼等缺陷。
10.1.8 焊接法兰盘,厚度10毫米以上者焊接处须铲出坡口,法壮盘内径与管外皮应有不大于2毫米的缝隙。焊接高压法壮盘,应采取内外双面焊接。
10.1.9 暗装管道不得用活接头,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千克力/立方厘米的蒸汽管道丝头不准缠麻。
10.1.10 暖气和冷热水管道穿过墙或楼板处应加套管,卫生间、厨房应加钢管套,并高出地面20毫米,焊口不准在套管内,有管道煤气的厨房时,所有管道缝均必须用填料密封。
10.1.11 室外上下水埋设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上下水管道可按当地冻土层的深度的要求埋设。
10.1.12 暖气、冷热水管道水压试验,如设计无规定时,多层建筑单项试压不少于6千克力/平方厘米,综合试压不少于4千克力/平方厘米,不渗不漏,15分钟降压不超过10%为合格。8—16层的高层建筑和热力管道试压应分段进行10千克力/平方厘米,不渗不漏,10分钟降压不超过10%为合格,综合试压8千克力/平方厘米(散热器除外),不渗不漏,20分钟降压不超过10%为合格。
10.1.13 室内埋设的下水和雨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作闭水试验,试验水柱压力以底层地面高度为准。20分钟不渗不漏为合格。室内暗装的下水和雨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作通水试验,30分钟不渗不漏为合格。
10.1.14 暖气、热水、上下水管道完工后应将管腔冲洗干净。
暖气系统试运行时应清扫除污物。
10.2 焊接管、镀锌管的干管安装
10.2.1 管道支架、托梁、吊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1.1 位置应正确、平整牢固,两头栽入者每头深度不得少于100毫米,一头栽入者深度不得少于120毫米,并应劈燕尾。
10.2.1.2 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10.2.1.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毫米的间隙,并留有一定的偏移量。
10.2.1.4 无热伸长管道%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管道%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