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路面、下水道工程
8.1 路面
8.1.1 路基必须牢固平服。
8.1.2 路面材料、配合比、结构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8.1.3 路面不得积水、起砂,不应有裂缝、起壳。
8.1.4 块体路面铺设平服、顺直。
8.1.5 路面修补的接槎应严密顺直,高低应平整,用料应一致。
8.1.6 路面定量标准见表29。
8.1.7 计点单位:整体路面以一格为一点,块体路面以15平米为一点。
8.1.8 检查数量:各抽查三分之一。
8.2 明沟、下水道
8.2.1 明沟不得断裂和有0.5厘米以上的积水。
8.2.2 下水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应填实,排水必须畅通。
8.2.3 窨井吊底应在15厘米以上,井盖平整搁置稳妥并与路面齐平,不应有踢脚现象。
8.2.4 计点单位:明沟以5米为一点,窨井以一只为一点,下水道以窨井20%长度为一点。
8.2.5 肌5.3.8 检抽查三分之一。
第二篇 电气部分
9 电气工程
9.1 进户线
9.1.1 引入进户线应用有防水弯头的镀锌铁管;若利用黑铁管,应刷防锈剂;如用瓷管及硬质塑料管引入时,管口稍向下低,以防雨水倒流室内。管口应露出外墙面100毫米,允许偏差±20毫米。穿墙管与墙的接触处应堵塞牢固密实。
9.1.2 铁管套丝、管口应光滑无毛刺,并加带管帽,内壁光滑无阻。
9.1.3 进户线必须绝缘良好,机械强度及截面符合设计要求,配线弛度、线间距离、水弯、回头线绑扎应符合操作规程。
9.1.4 进户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00毫米,特殊情况亦不得低于2700毫米;距离房檐,不得小于200毫米;距离阳台旁,不得小于1500毫米。若与其它线路交叉,其接近距离,应按不同电压等级及设备线路规定要求安装。
9.1.5 进户线的定量要求见表30。
9.1.6 计点3.8 检进户为一点。
9.1.7 检查数量:按进户量抽查50%,但不少于一点。
9.2 进户线横担
9.2.1 木铁、铁制横担应安装端正、牢固,不得翘曲;木横担应采用无节裂硬杂木干材,两端涂防腐剂,用两根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的主体上;如用铁横担,镀锌面应无锈蚀、不翘曲;如用一般角钢应刷防锈剂。
横担与进线管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0毫米。
9.2.2 横担孔眼应按设计进线条件,在安装时采用的绝缘子(蝶式绝缘子、弯勾瓶等)、应符合耐压强度,表面光滑、无裂纹、无放电痕迹;
铁件应镀锌、无锈蚀、不翘曲,规格适宜。
9.2.3 进户线横担的定量要求见表31。
9.2.4 计点3.8 检进户为一点。
9.2.5 5.3.8 检查进户量抽查50%,但不少于一点。
9.3 配电箱、盘、板
9.3.1 总开关应用安全开关、容量较大者,采用刀闸开关。箱内加两层底板,箱、板中心距地面高度为1800—2000毫米,安装时要横平竖直,暗箱应突出墙面15毫米。
9.3.2 立上立下管(铁管、塑料管)引至箱内探出长度不得小于15毫米,底板与隔楞用螺丝拧紧,开关排列整齐、端正、牢固,符合设计尺寸规格要求。
9.3.3 导线穿过盘面时,进出线处必须套瓷管或塑料管头或其它绝缘管保护,线头与开关接点要压紧,不得松动。
9.3.4 配电箱、板应安装在干燥、明亮、不受潮湿及震损、便于检修、查表的位置。
9.3.5 箱内二次结线、不得有接头;回路较多的,应加端子板与零线连接;有补助接地时,应在进户线处,引至箱内端子板零线连接。
9.3.6 箱(暗)带贴脸的离墙面允许差,垂直度5‰。
9.3.7 配电箱、盘、板的定量要求见表32。
9.3.8 计点单位:以每只箱、盘、板为一点。
9.3.9 检查数量:各抽查20%,至少各一点。
9.4 铁管、塑料管敷设
9.4.1 管路敷设应保证穿线方便,尽量减少弯曲,若管路过长,可装接线盒或放大管径;管内应无锈蚀、毛刺、扁折或裂缝现象。
9.4.2 管路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径的6倍,如在混凝土内敷设,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径的10倍。
9.4.3 管子弯曲时,不得产生凹陷、扁折、裂纹等现象,弯曲度不得小于90°,椭圆率不得大于10%。
9.4.4 管路经过伸缩沉降缝时,应加补偿装置,管路不得在半砖墙内暗配。
9.4.5 明配管应横平竖直,管卡应端正、牢固,间距应一致,其偏差不得大于30毫米。
9.4.6 暗配管接线盒孔应与管子外径一致,安装时加管垫,管口带管帽,连接应牢固,管路不得错位、活动。
9.4.7 开关盒、插座盒与门边距离,不得小于200毫米,盒子面与墙抹灰层应平齐。
9.4.8 管子连接的切口应垂直光平,不得破裂,丝扣应整齐、无毛刺。
9.4.9 管子伸入木制箱内长度15毫米;伸入铁制箱内长度20毫米,在箱皮内外处应加管垫,带管帽,须拧紧,不得松动。
9.4.10 塑料管可以插入接法,加热套接、帖接;插入深度为管径的1.8倍,必须牢固封严密,加热套接为管径的1.3—3倍;管内必须穿入接零导线。
9.4.11 铁管、塑料管(明、暗)敷设的定量要求见表33。
9.4.12 计点单位: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
9.4.13 检查数量:按房屋自然间抽查10%,但不少于两间。
9.5 管内穿线
9.5.1 管内不得穿不同回路的导线,但同组分回路与操作控制回路例外。
9.5.2 管内导线必须完整无损,其绝缘耐压强度,不得低于500伏。
9.5.3 导线包括保护层在内的截面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面积的40%。
9.5.4 管内污物及积水等必须除净,穿线时,必须保持导线在管内不绞合、不拧劲、不背扣,并应防止导线磨损、擦伤。
9.5.5 管内穿线不得有接头、连接时必须在接线盒内。
9.5.6 空心楼板孔内穿线必须采用塑料护套线或绝缘强度符合要求的导线。在交叉跨越横墙等处时,要用半硬质塑料管保护,保证穿线换线方便;塑料管全长超过5米以上时,应加木制接线盒;接线盒盖板应与天棚、墙面平齐、色泽一致。无保温层的顶层多孔板内不应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