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情况,会议认为,新时期中专教育的任务就是多办和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中等专业人才。必须坚持中学生的培养目标,用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武装他们,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厚一些、专业面宽一些、实际技能好一些、适应性强一些。必须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条件、教育基础和中专专业门类从多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不同要求 ,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中专学校具有投资少、建设快、培养学生周期短的特点,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使中专教育在八十年代有个较大的发展。
当前中专教育的形势很好,但现有学校的师资、校舍、经费、仪器设备十分缺乏。有些基础很好的老校停办后,迄今尚未复办。现有学校约有三分之二是新建校。学校规模和办学条件不能与过去相比。工作中困难不少,问题很多,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 ,在今后的三、五年内 ,中专教育必须认真贯彻八字方针,着重抓好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工作,并有计划地稳步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基本要求是:首先办好一批重点学校;继续恢复老校;新校初具规模;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努力做到学校布局合理,专业配套。
三、 认真贯彻八字方针,当前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中专学制。
中等专业学校是在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术教育,中专的高年级与大学低年级交叉,是介乎高中与大学之间的一种学校。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中专专业门类多、要求不一的情况,中专学制可以多样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一般为四年,个别五年,有的专业仍保持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一般为二年,医科和工科等有些专业可为二年半或三年。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从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招生对象和学制。
中等专业教育除全日制中专外,还要积极举办半工(农)半读、业余和函授教育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承担干部轮训工作。
(二)全面规划,搞好调整。
培养人才 ,必须全面规划 ,搞好综合平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制订中专教育发展计划,把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规划纳入经济发展规划,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避免大起大落。要使中专学校与高等学校的招生有适当的比
例 ,逐步提高经济管理、政法等专业的招生比例。对需要量大的专业,各部门和
地方可自己培养解决,需要量小而许多部门都要一点的专业,可由有关部委或地方统筹规划或互相之间协作代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