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范管理,服务学生。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范能力,深入推进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8.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导师要主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生活、指导学生择业。
9.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研究把弘扬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围绕建党85周年和长征胜利70周年,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0.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围绕第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务求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