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设大连铁路编组站。为适应对外开放、振兴东北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强铁路建设,同意新建南关岭编组站。金州编组站与大窑湾新港建设统一考虑。继续进口并优先安排大连铁路分局所需的四十台大马力内燃机车。
新港区铁路设施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和管理均由铁道部负责。
八、改造沈大公路。对沈阳到大连的公路,要采取地方为主、利用外资、国家资助的办法,争取在一九九0年以前,改建扩建为一级公路,并为进一步发展成为高速公路打下基础。
九、抓紧能源建设。为改变多年来大连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同意采取利用外资、地方集资等方式建设和尚岛港口电站,设计规模初步考虑为六十至八十万千瓦,分期建设,并与和尚岛煤码头建设同步进行。
海城至大连五十万伏高压线路的建设,是目前解决大连能源问题见效较快的一个项目,要抓紧施工。其线路走向,从长远考虑,应采取避开金州铁路编组站的方案,并尽快组织落实。
十、抓紧完成碧流河水库工程。大连市在短时间内,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建成一座大型水库,并把水引进大连,解决城市长期缺水问题,是有成绩的。碧流河水库是大连的主要水源,应重点保证城市用水。虽然大连城市用水问题已经解决,也要从长远考虑,大力开展节水工作。继续搞好引碧入连工程,抓紧规划,实现管道输水。
十一、改革大连口岸对外贸易体制。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大连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办发<1984>52号精神,同意赋予大连市省级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权限(包括授权签发市内出口产吕许可证)。外贸实行政企分开后,辽宁省的各外贸分公司作为口岸公司,在业务上由总公司领导。大连市在外贸出口方面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秉公办事,一视同仁,互惠互利,处理好与辽宁各地及东北各地的关系。大连市有条件的企业,经经贸部批准,可以成立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经济实体,经营外贸业务。
十二、在开放中,充分发挥大连石油化工的优势。根据大连鲇鱼湾油港现有年出口一千五百万吨原油的有利条件,和全市有较强的石油国工能力及技术力量,在成品油出口市场能够落实的前提下,可以研究在大连市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建设一座有一千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现代化炼油厂,将一部分出口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出口,并进行液态烃综合利用,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大连建设三十万吨乙烯装置的条件比较好,可以考虑利用外资,引进关键设备,采用“逆流方案”,先搞最终产品,后搞初加工产品,逐步建成年产三十万吨乙烯的大型企业。上述工程,由大连市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