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改革劳动工资体制
1.改革用工制度,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采用多种用工形式。
2.建立社会劳动保险制度,首先在合同制工人、新办集体企业和个体劳动者中试行。
3.改革现行工资奖励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先行试点,逐步实行与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贡献大小挂钩的浮动工资和职务工资制。工资浮动既包括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好坏挂钩,上下浮动,也包括职工收入(含工资、奖金、津贴等)中的一部分随个人贡献大小,上下浮动,还包括用企业留成中的奖励基金进行自费调整工资。
(九)改革城市建设体制
1.改变过去按条条分配投资和材料、分散建设的管理体制,实行城市的综合开发,由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综合开发计划,配套进行城市建设。
2.开展房地产经营。按照不同地区、地段,分等分级向用地单位收取综合开发费;或由开发公司成套建造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用房后,按综合造价出售给用房单位。
3.市政公用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市政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
4.开辟多种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工业建设项目所需新建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工程,列入该工业建设项目的计划和总概算。由于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及技术改造而造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增加负荷的,应向城市缴纳增容补助费。
(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
1.建立市科技交易服务中心和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疏通科技成果应用渠道,开展科技咨询、信息等服务,搞活科技人才的流动。
2.市属科研单位逐步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实行课题承包、成果有偿转让。科研项目开发实行公开招标。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3.大力组织协调在沈的科研力量,搞好技术合作、人才培训、课题联合攻关和成果转让,组织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以科研单位为“龙头”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十一)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
1.按专业化协作、提高经济产益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围绕骨干企业、名牌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搞好企业的改组联合,实现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合理化。还要打破地区界限,凡是沈阳有优势的企业或产品,以沈阳为依托,组织经济联合;凡是外地有优势的,沈阳的企业要积极参加外地的经济联合,一些适宜于农村加工的产品或半成品,可以扩散给农村,搞好城乡、工农的联合。要建立铸、锻、电镀、热处理等工艺专业化中心;把和单位附设的计算、计量、测试等生产科研服务机构以及一些生活服务设施加以合理组织,实行社会化服务。
2.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愿互利原则,分别组织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组织。对现有的行政性的公司,要加以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