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敝开三镇,开拓市场,搞活流通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要围绕把武汉建设成为城乡结合、面向全省、沟通华中、联系全国和海外的现代化商流、物流、信息中心的目标,加快流通体制的改革。
1.欢迎全国各地来汉开店办厂。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从多方面提供服务,给予方便。广泛组织各种联营和协作,促进武汉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年内再建立一批自主经营的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贸易行栈,逐步建成各有侧重的贸易群体。下放的省二级站与市公司合并,按专业划细经营的原则,组成若干批发公司,既负责一、二类计划商品的经营,又参与贸易中心活动。
3.加快建设十条商业街,增设夜市、早市、茶馆、水上餐厅。提供第一流服务。进一步发展集体和个体商户、运输户。
4.撤销市一商、二商、粮食三个行政管理局,成立商业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社会商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5.供销社改“官办”为“民办”,成为农村购销、加工、储运和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6.按照方便生产、经济合理的要求改革物资供应体制。近期建立生产资料贸易中心,进行市场调节。着手筹建具有先进设施、提供综合服务的物资流通中心。
四、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按照政企分开、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方针,通过改革,把外贸企业建成独立的经济实体,提高外贸的效益,积极组织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1.市对外经贸行政机构从现在起,按照省一级经贸管理权开展工作。市外贸公司列为口岸公司,享有省一级公司的直接对外经营权。在行政和业务上接受总公司的协调和指导。总公司在下达出口计划时,给市核定出口换汇成本和盈亏总额,减亏增盈按规定分成,超亏不补。省公司在仓库设施、交通工具、专用线等方面为市扩大对外经营创造条件。
2.省、市经贸计划分列。市各项计划由经贸部直接下达武汉市,同时抄送省经贸厅。
3.市单独成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租赁公司、进出口公司、中国贸易促进会武汉分会。拟定公司章程,分别报经贸部和贸促会审批。
4.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探索在武汉成立统一的口岸公司新体制。
五、建立综合交通网络,开发长江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