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机井普查,注意发挥效益。各省、市、自治区要争取在今年内开展一次机井普查,查机井现状、查配套、查管理、查效益,针对存在问题,逐井采取措施,做到配套齐全,定机手、定制度、定任务,力求发挥实效。
三、加强水文地质调查,搞好规划。水利部门和地质部门应继续加强协作。地质部门在不少地方已做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地下水资源数据和合理开采意见。水利部门要在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物探等途径,进一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以便确定机井井位。各省、市、自治区要加强地下水工作的技术力量,搞好规划,提高成井工艺,及时进行技术指导。水利部门和地质部门,要各有侧重地做好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为合理调蓄水资源服务。
四、整顿打井队,提高成井质量。北方地区县以上打井队一千多个,要根据今后机井建设的需要,本着精干的原则,进行整顿提高。要整顿领导班子、整顿队伍、整顿作风,同时对人员编制、生活劳保待遇等问题,要给以妥善解决。打井队要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奖惩分明,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要开展多种经营,尽可能使打井与制管、修配相结合,做到打、配、修一条龙。要严格把好打孔、下管、填料、洗井、安装五道关,保证成井质量,力求打一眼,成一眼,及时配套,发挥作用。
五、抓好资金、设备、材料的管理使用工作。国家财政体制改变以后,有关部门对打井配套所需设备要继续给予支持。各地对资金、设备和材料应统一安排,做到钱、物结合,妥善管理使用。对现有设备、材料要认真做好保养、维护,安排给打井用的车辆、机具要管好用好 。 一些省、区实行打井钱物指标一次下达、分期拨款、择优供应的办法,效果很好,值得推广。要继续坚持“社队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按照社队经济情况,对困难大的地方多补助,困难小的少补助,不困难的不补助。
六、加强技术培训。要有计划地培训找水、打井和司机手等技术人员,不断壮大技术队伍。要认真总结各地机井建设中的新经验,研究推广机井建设中的新技术。
七、各省、市、自治区机械生产部门要根据本省、市、自治区落实的打井计划,经营部门提报的配套需要计划,切实安排好打井机械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井机械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三包”制度。需要外省、市、区供应的主机和零配件,由农机部安排解决。经营部门要主动访问用户,做好主机及零配件供应和技术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