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体系,增加对开发区的投入,改革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
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必须逐步增加对开发区的投入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中央和地方要采取匹配资金等方式,在计划投资、财政拨款、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化融资体系。主要利用社会资金(股标、债券、保险金等)和政府匹配的部分资金,同时积极吸引外资投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基金。要增加对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投入强度,支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投资管理网络,逐步做到资金使用的目标管理和全过程临控,提高投资和资金运营效益。经过有关部门批准,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可以建立财务公司。
七、逐步建立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建立新的企业运行机制,避免企业走小而全、大而全和企业办社会的老路,各开发区必须建立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
努力办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掌握具有商品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创业者提供研究开发、试制生产等所必要的条件,代理工商、税务、信贷、保险等方面的业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综合性、专业性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经济信息、可行性论证、项目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研究开发计划和经营发展战略。要制定必要优惠政策,鼓励这类软科技产业的发展。要发展人才、技术、资金、物资、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建立法律事务、会计事务、合同仲裁、外贸代理等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中介、咨询、代理服务。各开发区的上述机构要加强业务联系,逐步形成全国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中介和服务体系。
在开发区推进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管理。允许房地产开发公司向社会筹集资金,利用现有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企业和个人购房储蓄和贷款业务。逐步建立按入账户储蓄积累的养老、待业保险制度和社会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向国家、集体、个人合理负担和社会化管理的方向过渡。
八、按照精简、高效、服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开发区新型管理体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各开发区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决策、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权限,代表当地政府行使行政职权,统一对内对外,集中有效地协调解决开发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在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国际合作交流、外贸、进出口等方面形成配套、高效的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