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由专人循章操作,并认真做好使用记录。
4、仪器设备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经修复、校准后,方可继续使用。
5、报废或检验不需要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清理,不放在检验室内,影响正常检验工作。
第二十七条 计量器具的管理
1、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由计量检定机构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有计量检定合格证并在计量器具上贴有计量标志,不准超期使用。
2、玻璃量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标准溶液、产品分析需用A级玻璃量器,并把校正值计入检验结果中;一般控制分析可用B级玻璃量器。
3、没有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自行编制检定规程或检验方法,进行定期校验,并有校验记录。
4、没有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进入检验室。
5、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二十八条 非定型、非标准的仪器设备,应经过实验鉴定,精度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保存试验记录。
第六章 工作环境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质监机构应具有与检验任务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1、检验室应远离污染源,以防止震动、粉尘、烟雾、噪声、酸碱腐蚀、恶臭、电磁辐射等对检验工作的干扰。
2、检验室的建筑、结构、面积和照明等应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辅助设施,保证检验工作正常进行。检验室应合理布局,方便操作,有利安全。
3、根据检验工作的特点,应将检验室分设为化学分析室、仪器分析(包括物理测试)室,高温室、天平室、标准溶液制备室、样品室等,还应有办公室和更衣室。除具有一般的工作环境外,还应做到:
(1)天平室:避光、防震、防尘、气流稳定、温湿度符合要求。
(2)标准溶液制备室:防尘、采光好、温湿度符合要求。
(3)化验分析室:采光良好、排风好、上下水畅通、洁净。
(4)仪器分析(物理测试)室:防尘、防震以及仪器特有的要求。
(5)高温室:完善供电、消防设施,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6)样品室:通风好、安全、避光以及产品标准规定的特殊要求。
第三十条 检验中产品的“三废”经过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一条 根据各检验室的工作性质,配备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会正确使用,放置在明显易取的位置,并定期检查、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