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民用航空专业飞行工作细则[失效]

  (六)使用单组油箱供油;
  (七)降落后剩余油量少于150公升;
  (八)飞行高度在10米以下,修正坡度大于10度;
  (九)搭载与飞行无关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 简单地区(地形平坦、无显著起伏)作业飞行数据:
  (一)飞行高度:
  (1)距地面作物、果树、防护林带5-7米。
  (2)距水面植物、森林、建筑物10-12米。
  (3)在城市上空距障碍物15-20米。
  (4)转弯高度不低于50米;在城市、湖泊、大河上空的转弯高度不低于100米。
  (二)飞行速度:
  (1)平飞速度为155-160公里/小时。
  (2)上升速度不小于130公里/小时。
  (3)转弯速度不小于150公里/小时。
  (三)转弯坡度一般不大于30度。
  第五十四条 复杂地区(地形有显著起伏,地势有明显倾斜)作业飞行。
  (一)初次执行复杂地区任务的正驾驶,必须具有在简单地区超低空单飞时间不少于150小时,或者具有其他单飞时间不少于300小时,并且按照规定提纲进行训练和生产带飞,经过飞行大队(独立中队)检查批准。如飞行小时不足上述规定,除按规定提纲进行本场训练外,还必须生产带飞不少于60架次(超低容量喷洒和林播飞行视情况而定),并且经过飞行大队(独立中队)检查批准。
  (二)作业飞行数据:
  (1)距地面作物或树冠的高度为15-20米。
  (2)平飞速度不小于160公里/小时。
  (3)上升速度不小于140公里/小时。
  (4)下降时进气压力不小于300毫米水银柱,速度不大于200公里/小时,下降率不大于10米/秒。
  (三)在地势一致,地形起伏缓和,高差不超过50米,少数山头高差不超过100米的地区(拔海2400米以上的地区,高差不超过30米),准许采用沿地形起伏的机动飞行法进行作业。高度差超过上述规定时,则应当采用下滑法由上坡向下坡作业。
  (四)当山坡坡度小于45度,一边净空良好,方准沿等高线进行作业。山坡坡度小于20度时,机翼距山坡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米;山坡坡度大于20米时,机翼距山坡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
  (五)飞机转向信号时,应当根据地形选择开阔地带,或者向下坡方向进行机动转弯。在只能用180度转弯方法进入下一作业线时,喷撒(洒)结束点距离山脚不小于2000米。
  (六)变换新作业区时,必须在1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看清地形,决定进入与脱离方向后,方准进行作业。
  (七)作业时,应当保持必要的机动速度,过山前增速、拉升或在山前转弯的时机,都必须提前。进入山的背阳或背风面,要适当提高作业飞行高度和增大飞机与山坡的距离。

第五节 高原地区(拔海1500米以上)作业飞行

  第五十五条 初次执行高原地区任务的正驾驶,不论其单飞时间多少,都必须进行生产带飞,并经检查合格,报大队(独立中队)批准后,方准单独执行任务。
  第五十六条 高原地区作业飞行的数据,根据地形按照简单地区或复杂地区的规定执行。但飞行速度应根据高度的增高而相应减小,在拔海3000米以上的地区作业,飞行速度为145-150公里/小时,转弯坡度通常不大于25度。
  第五十七条 高原空气稀薄,发动机剩余功率小。起飞前,要认真计算飞行重量,严格按照高原载重规定执行;作业飞行时,可拆除机上暂不需要的设备,以减轻飞机重量。
  第五十八条 高原山区天气多变,升降气流明显,飞行操作复杂。飞行中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发现天气有变坏的趋势时,应果断停止飞行。
  第五十九条 在高原机场起飞时,防止小速度离地;进入着陆时,适当后移下滑点(因真空速大,一米平飘距离长);着陆滑跑中应适时使用刹车。
  第六十条 高原山区机场多处河谷地带,净空条件差,着陆时要准确掌握目测。在单向起飞着陆的机场着陆时,应避免复飞;如果必须复飞,禁止低于机场规定的复飞高度复飞。
  第六十一条 在两山之间飞行时,要随时注意飞机与山峰的距离,根据飞机的上升性能和地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便越过或绕过山峰;通过山口气流不稳,要注意对飞机的操纵。
  第六十二条 在草原平坦地区作业飞行时,地形的缓坡不易发现,因此,在飞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地形的变化,一经发现向上坡作业,应迅速脱离。
  第六十三条 拔海3400米以上的地区,不应进行超低空作业,特殊情况需经地区管理局批准。

第六节 超越障碍物

  第六十四条 超越障碍物时,必须:
  (一)根据飞机与障碍物或山头的高度、距离和飞机的上升性能,准确掌握拉升时机。超越山头或障碍物有困难时,必须立即脱离,重新进入。
  (二)飞机在到达障碍物或山头上空时,应保持姿态平直,不带仰角、坡度,不低于规定的高度和速度。
  (三)机翼后缘越过障碍物或山头,并且看清前方确无障碍物时,方准下降高度。
  (四)从旁侧绕飞孤立的障碍物(如烟囱、铁塔、大树等)时,机翼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5米。
  (五)在沙漠或在水面上作业飞行,目测判断高度容易发生误差,因此超越障碍物时,应参照无线电高度表的指示,拉升时机必须适当提前。
  第六十五条 在架有电线的地区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超越电话线时,距离电话线的高度不低于5米;超越木杆或水泥杆输电线时,距离输电线的高度不低于15米;超越水泥构架或钢铁构架高压电线时,距离高压电线的高度不低于50米。
  (二)沿高压电线作业时,飞机与高压电线的间隔不小于50米;沿其他电线作业时,其间隔不小于30米。风速超过5米/秒,在电线上风区作业时,间隔都不小于100米。
  (三)禁止从任何类型的电线下面穿过。

第七节 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是农业飞行的基本要求。因此,农业飞行人员必须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改进作业方法,努力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第六十六条 作业前,准确调节农业设备,并且进行试喷校正,使药物符合喷撒(洒)量的要求,误差不超过喷撒(洒)量的10%(特殊药剂例外);在作业中,经常检查喷撒(洒)时间,发现超过规定误差时,及时通知机务人员进行调节。

                喷撒(洒)有效宽度(米)×航速(米/秒)
  每秒喷撒(洒)面积(亩)=--------------------
                    666(平方米/亩)

  一般有效宽度:

---------------------------------
|药物| 粉 剂  | 颗粒剂  | 液 剂  |超低容量(液)|
|--|------|------|------|-------|
|宽度|60-80米 |30-50米 |40-60米 |50-60米  |
---------------------------------

  注:具体有效宽度,机组可以根据作业要求和药物性质等情况,与使用单位研究确定。

                   每架次载药量(公斤)
  每架次喷撒(洒)时间(秒)=-------------------
                 每亩用药量(公斤)×每秒作业面积(亩)

                  每架次载药量(公斤)
  每亩用药量(公斤)=-----------------------
             每架次喷撒(洒)时间(秒)×每秒作业面积(亩)
  
  第六十七条 喷液时,必须校正药桶的容量标尺;喷洒除莠、剧毒药液时,应在喷嘴内加装单向活门。混合使用不同型号的喷嘴,不应超过两种;当混用或堵塞部分喷嘴时,要均匀对称。喷嘴流量见下表:

-----------------------------------
|     |无单向活  |药量1000|有单向活  |药量1000|
|喷嘴规  |      |      |      |      |
|     |门出液量  |公斤喷洒  |门出液量  |公斤喷洒  |
|格(毫米)|      |      |      |      |
|     |(公斤/秒)|时间(秒) |(公斤/秒)|时间(秒) |
|-----|------|------|------|------|
| 1×5 | 10.5 |  95  | 6.5  | 153  |
|-----|------|------|------|------|
| 2×5 | 13.5 |  74  | 9.5  | 105  |
|-----|------|------|------|------|
| 3×5 | 15.0 |  66  | 11.5 | 87   |
|-----|------|------|------|------|
| 4×5 | 17.0 |  58  | 12.5 | 80   |
|-----|------|------|------|------|
| 5×5 | 18.5 |  54  | 14.0 | 71   |
-----------------------------------

  第六十八条 作业飞行中,对没有喷完的作业线,机长应当记住明显的地标,以便下一次衔接,喷完后方可转移。
  第六十九条 在线状障碍物多的地区,作业飞行方向应与障碍物平行,如果必须垂直于障碍物进行喷撒(洒),应保持在能拉升飞越障碍物的距离内结束;对未喷的地段,如果条件允许,可沿障碍物平行补喷。
  第七十条 作业期间,机长(基地负责人)应当亲自或派飞行员会同植保技术员重点深入作业区,检查作业质量,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办法。如果发生作业事故,应当暂停作业,及时检查原因和损失程度,与使用单位共同研究改进措施,防止事故范围扩大。
  第七十一条 把好药物、种子和肥料的质量关。
  (一)作业前,机组应当会同使用单位,认真检查药物的质量和规格。如果有失效象征,可以用简易的生物或者化学方法鉴定;或者送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化验;必要时,提请双方领导决定,方可使用。
  (二)粉剂要求干燥,手捏不成团,迎风撒开均匀分散。如药粉潮湿结团,应建议使用单位进行风干或者用其他方法处理。
  (三)乳剂要求乳化良好,如变性“分层”或重度“凝聚”者,不得使用。若“分层”经过剧烈振荡后消失,静置一小时后不再恢复“分层”者,可以使用。可湿性药剂要求搅拌后悬浮均匀。用水必须清洁,不宜使用硬水。装飞机前必须过滤,以免堵塞喷嘴。
  (四)种子要求质量好。飞机播种前应当检查种子的纯度、千粒重、发芽势及发芽率等,为确定播种量和提高播种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
  (五)装药和种子,必须按照规定的重量,指定专人负责检查药物过磅,禁止估计重量,以保证单位面积用量符合规定和防止超重。
  (六)凡使用新药或者混用几种药剂以及增加用药浓度、用量时,作业前省(市、区)局、飞行大队(独立中队),必须派人配合使用单位进行试验,肯定效果良好,无药害,对设备无明显腐蚀现象,方可进行作业。
  第七十二条 尽可能利用每天气流平稳、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作业。如果遇有上升气流、高温、阴雨或者雨前等天气情况,都应当暂时停止作业,以免药物因沉落缓慢而飘失、蒸发,或者因雨水冲刷而降低效果。
  第七十三条 作业时,要修正风的影响。
  (一)侧风修正:
  (1)偏流修正法。使飞机飞行的航迹,与信号保持平行。偏流修正度数=风的垂直分力(米/秒)×1.3。
  (2)移位修正法。飞机移向信号线上风方向一定距离,使药物撒在预定地带。移位距离(米)=药物沉落时间(秒)×风的垂直分力(米/秒)。
  (二)顺逆风修正:
  (1)打开喷撒(洒)设备距起始信号距离(米)=喷撒设备开启延滞时间(秒)×飞行速度(米/秒)±药物沉落时间(秒)×顺逆风风速(米/秒)。
  (2)关闭喷撒(洒)设备距终点信号距离(米)=(设备关闭延滞时间〔秒〕+残积物拖延时间〔秒〕×飞行速度(米/秒)±药物沉落时间(秒)×顺逆风风速(米/秒)。
  第七十四条 提高作业效率的几种方法:
  (一)在保证飞行安全,提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飞行前,根据作业区作物的病、虫、草害等发生情况,并参照飞机每架次的载药量、作业面积,合理地规划作业区,采用最经济合理的作业方法和飞行航线,以提高作业效率。
  (二)在狭长的地段上作业,采用穿梭法,将所载的药物来回一次喷完,效率最高。如果作业地段太长,可以分为若干地段喷撒(洒)(如图一),但是分段长度不宜小于4000米,喷撒(洒)时间不少于90秒(超低容量视情况而定),否则反而会降低效率。标准转弯通常应向信号移动的反方向进行。
  图一 分段穿梭法(略)
  (三)在一个宽度大于1200米,或者在两个位置大致平行,面积基本相等的地段上作业,以采用包围法效果较高(如图二)。采用包围法作业时,作业线间隔以760米为宜,并且必须设两组信号,作业线长度以来回一次喷完所载药物最为有利。
  (四)当作业地段间隔不够使用包围法时,可以在进入下一作业线前,先作半标准转弯,然后回转进入。其作业线间隔和半标准转弯转出度数,可以参照下表:

--------------------------
|作业线间隔(米)|500|400|300|200|
|--------|---|---|---|---|
|转出度数(无风)|30°|45°|55°|65°|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