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法》和其它有关搞活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继续从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改革,为企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坚持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和工效挂钩是搞好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前提。企业的主管部门要支持企业行使法律赋予的经营自主权,对企业依法实行的各项内部配套改革要鼓励,并允许企业有一个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企业的领导要针对内部劳动、人事、机构、工资、保险等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大胆地进行内部配套改革。凡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为职工群众普遍接受的改革措施,都要继续实施。对前一阶段试行优化劳动组合的企业,要充分肯定成绩,帮助企业树立信心,完善措施,继续做好试行工作。
八、内部经济责任制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
首先,要认真抓好定员定额、现场管理等基础工作,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各项考核指标奠定基础。第二,与企业升级工作结合起来。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考核指标与企业内部达标升级的考核指标可以结合进行,避免重复考核。第三,实行全面经济核算,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设立厂内银行,作为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措施之一。第四,坚持民主管理,依靠群众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实施方案、领导干部的奖励办法都要经过职代会的讨论再行实施。考核中要吸引职工代表参加。奖罚兑现的情况要公开,增强透明度,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九、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企业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引导职工摆正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对在生产和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要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相结合,积极宣传先进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事迹。对个别职工违反厂规厂纪、损公肥私的行为要批评教育,坚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加强指导和推动工作
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要把全部经济工作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进步”的要求,要把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作为贯彻七中全会精神、推动生产经营、克服当前困难的重要措施来抓。各地、各部门应结合1991年工作布置,对所属企业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实行分类指导。要围绕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加强和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组织必要的交流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先进,使内部经济责任制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