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国家水产总局
关于全国水产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国务院同意水产总局《关于全国水产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请认真贯彻执行。
水产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和内陆水面,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水产事业的条件很好。但是,它的重要性,至今还没有被我们一些同志所认识。 这些年来,水产品产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过来。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水产工作的领导,全面地、完整地执行农林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渔业生产,努力把水产事业搞上去。
关于全国水产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
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于二月五日至三月一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水产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了水产工作的调整和着重点的转移问题,制定了加速水产发展的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 大家一致表示要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为实现渔业现代化而努力。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水产工作的现状
建国以来,水产事业有较大发展,这对改善市场供应,增加出口,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运动频繁,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加上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方针执行得很不好,渔业摆不上位置,以及我们在工作中违反客观规律造成的缺点、错误,致使水产工作积累了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
(一)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海捕捞能力成倍增加,渔场却没有相应扩大,盲目发展底拖网作业,片面强调高产,酷渔滥捕,带鱼、黄鱼等主要品种产量连年大幅度下降。鱼越打越小,有的已形不成渔汛,有的几近绝种。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海珍品的生产,舟山等主要渔场已受到严重威胁。
内陆水域建闸筑坝,隔断了鱼蟹洄游通道;围湖垦殖,使水面大量缩小,产卵场遭到破坏;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有的江河鱼已绝迹。全国淡水捕捞直线下降,由五十年代年产六十多万吨,下降到七十年代三十多万吨。
(二)人工养殖发展缓慢。我国有可以养殖的内陆水面七千五百万亩,浅海滩涂七百四十万亩, 发展海、淡水养殖的潜力极大。但因经济政策不合理,又缺乏资金、物资、饲料,内陆水面只利用了百分之六十,单产很低;浅海滩涂已利用的不到百分之十五,而且养的主要是贝藻,鱼虾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