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政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关于转发安徽省来安县和山西省曲沃县农业银行扶贫经验通知

  二是有偿资金中,将信贷资金和周转金区别使用。由于周转期限要求不严格,对困难大一点农产,当年没有偿还能力的,一般用周转金支持。对于当年有偿还能力的用贷款支持。
  三是在农贷资金中,将扶贫贷款与一般款区别开来。为了便于加强扶贫贷款的管理,及时掌握情况,凡是扶贫款,借据一律加盖扶贫戳记,以示区别其他贷款,并专项保管。有的社已建立了经济档案,加强了基础工作。
  (三)坚持扶志扶本的原则,帮助扶贫户走劳动致富的道路。
  第一、扶贫先扶志。广大农行干部利用一切机会对扶贫户进行思想教育,反复向他们宣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帮助他们克服悲观情绪和依赖思想,树立劳动致富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只要主观上积极努力,加上政府扶持可以脱贫。如县支行包干扶持的新河乡岱山村刘香元,是个21岁女青年,两年前,她的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祖母去世,哥哥招亲出走,家里只剩下她和三个弟妹,小弟弟才12岁,父母留下的只是三间破屋和600元债务,姐弟四人无依无靠,小刘感到无法挑起家庭这个重担,一度悲观失望。当县委把扶持的责任交给农行后,从行领导到一般干部都非常关心她家的生产、生活问题,分工行长以及其他同志经常到她家鼓励她要立下愚公志,抬起头来向前看,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并为她制定生产计划和做好周围群众工作,帮助她学农活,掌握生产技术,在生产缺资金时,发放500元贷款。帮助她购回了种子、化肥。在支行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她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干劲,很快学会了各种农活。1983年她家小麦3,500斤、稻子15,000斤。人均产量4,625斤,交售给国家14,000斤,粮食商品率达76%,由一个贫困户成为粮食专业户。粮食和家庭副业收入3,300元,人均800多元,还清了债务,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还买了一条耕牛。刘香云每次谈到她脱贫经过时,总是含着热泪说:“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农行同志们帮助支持,我们姐弟四人就成了流浪他乡的要饭花子了”。现在她表示脱了贫困帽,要更上一层楼,并响应号召实行晚婚,弟妹不成人她不结婚。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11月份将她的事迹拍成了电影名叫《春回大地》。
  第二,扶贫须扶本。治病治根,治穷治本,根本问题在于发展商品生产,在扶贫工作中,我们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从这个根本问题入段,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家庭人口多、劳力少有一技之长的,我们就帮助他们开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充分利用家庭辅助劳力和技术专长。如施官乡同桥大队袁松林,家里有6口人,3个孩子,一个老人,本人身体弱,不能干农活,但会做豆腐。我们根据他家离官集很近又有做豆腐手艺的情况,1982年贷款450元,帮助他开豆腐坊,又支持他养猪,当年豆腐收入就达2,000元,一年脱贫,还清了贷款。1983年没要一分钱贷款,还备齐了四间砖瓦结构的房子材料。第二种是有劳力缺资金、技术的,我们就积极解决资金、技术问题。如西武乡顿丘村刘德俊,家里有7口人,三个劳力,承包17亩田地,过去贫困就是因为缺资金、缺技术。1982年我们先后贷款200元帮助他购买化肥和杂交稻种,及时栽种8.5亩杂交稻。当时有人议论他的杂交稻是砸蛋稻,肯定无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另一方面继续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又贷100元帮助他购买了200斤尿素和一部分磷肥,及时追肥,当年光杂交稻就收了11,000斤、亩产1,300斤,卖粮8,000斤,加上副业,全年收入2,000元,当年扶持,当年脱贫。第三种是不安心生产,游手好闲的,对这些户,我们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在资金上给予必要支持。如张山乡向阳小队朱世荣,家里有7口人,五个小孩,本来生活就困难,加上他经常赌博,不安心生产。1982年被列入扶贫户后,我们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他进行法制教育,严禁他再赌,同时鼓励他安心生产树立脱贫信心,支持他一部分贷款发展生产,经过1年多的努力他完全改变原来的面貌,于1983年完全脱贫,10月份还清了几年的欠款400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