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成相对稳定的、合格的师资队伍。根据该县“七五”计划,农业以大力发展种、养业为主攻方向,“培训基地”选定县农业局、经作站、植保站、畜牧水产局、外贸局等部门为师资聘请单位。每期培训,这些单位均可选派3—5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员任教。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培训基地”还与5个专业户建立了联系,为学员参观见习提供场所。
四、广开培训经费来源渠道。“培训基地”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采取各方面筹集的办法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是县里资助一点,主要是补助学员生活费和教学必要的开支;二是学员自己出一点,个人自付往返交通费和基本伙食费;三是各部门支持一点,主要是人武部免费提供住宿、被褥、水电、后勤保障等,粮食部门给予粮、油补贴,外贸、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提供师资、书籍、教材以及见习场地等;四是开展勤工俭学筹一点,拟在培训实习收入和扶持学员兴办经济实体的收入中筹集。由于采取了几个一点的办法,大大减轻了县财政负担,基本达到了领导满意、学员高兴、各部门乐意。
五、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工作。该县主要采取“培训基地”培训为主,乡、镇培训点为辅,从上到下形成培训网络。同时要求各部门、各系统在所属单位举办技术培训班时,要优先安排退伍军人参加,要按20%至30%的比例招收退伍军人,并优先对口录用或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作用。
“培训基地”成立以来,今年第一季度举办了三期两用人才培训班,培训对象来自11个乡(镇),共计99人。经过结业考核,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实用效果也很好。如河田镇朱溪村第一期学员沈彦兴,把所学知识大胆应用于实践,发展种莲、种果、养鱼、养猪循环式种养立体农业。童坊乡彭坊村第一期学员张长生,联合4名退伍军人、一户军属、两户贫困户承包虎背岭荒山坡,开辟成百亩柑桔场,栽下温州蜜桔、南丰蜜桔、雪柑等5000余株,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带了个好头。县农业、经作、植保、外贸、畜牧水产等部门的教员还与参训学员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信息咨询联系,帮助退伍军人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
“培训基地”在对退伍军人两用人才进行培训的同时还专门举办了两期民政、人武干部培训班,重点学习种、养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培训,使民政、人武干部不仅成为开发使用两用人才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成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有力地促进了两用人才开发使用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