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退居二线和离休退休的老干部公费旅游的做法应当改变一文的通知

  第三,风景游览地区的接待工作难以适应。苏州作为风景游览城市,近几年来中外游客剧增,而旅游服务设施跟不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最突出的是旅社床位不足。今年4月13日,苏州市政府专门召集市商业系统饮食服务公司和市、局、街道、部分工厂招待所负责人会议,并邀请苏州地区和吴县招待所的有关同志参加,共同研究“五一”节来苏州旅客的住宿问题,计划安排1.8万人,比去年国庆节实际安排的人数增加45%。“五一”晚上,旅客达到1.9768万人,虽经各方面尽最大的努力挖掘潜力(例如商业系统旅社床位和浴室铺位共7592个,通过“搭、搁、摊、让”等措施,安排了9765人),仍然安排不了,只得临时动用饮食服务公司旅游社的6辆大客车,将近千名旅客送到几十里外的吴县、吴江县的十几个城镇住宿。对老干部旅游团,当然不能像普通旅客那样安排。他们一般都要求住得安静、舒适、方便,还要讲究级别、规格。而苏州市条件比较好的饭店,全部用来招待外国人尚感不足,4、5月及9、10月旅游高峰期间,有时连外国人也要临时搁铺。没有规格高的饭店招待老干部旅游,就得罪了不少人。有的在别的地方住得好,到苏州来住得差,就认为你冷淡;同等级别的安排得不一样,就认为你厚此薄彼;有的知道住宿紧张,就干脆事先不予联系,直接开车上门,你不好安排也得安排。接待工作除住宿、交通工具外,还有迎送、会客、伙食、医疗、代购车船票、影剧票和土特产等一系列服务工作要做。目前市老干部局专门成立了8个人(其中6人是从外单位借的)的接待班子,还是忙不过来。现在,凡县一级的老干部来旅游,都要安排市老干部局的负责人到住处看望,地、市以上的都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负责同志看望,这是各地自然形成的“规矩”,牵制了领导同志相当一部分精力。若礼数稍有不周,就认为苏州“架子大”。
  第四,不利于老干部的身体健康。适当的旅游,本来是增进身心健康的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但像现在这样组织老干部旅游,往往事与愿违。其原因有二:一是在全国“旅游热”的冲击下,风景游览点拥挤不堪。以苏州为例:全市开放的园林、寺庙总面积为50多万平方米(包括水面、花木、山石占地),去年平均每天接纳4.1万人,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纳6.9万人;今年5月1日、2日两天入园人次达到43.98多万人,游客摩肩擦踵,犹如赶“庙会”。老干部又大都在春秋旅游旺季前来,有人说,这已不是什么享受,简直是一种受罪。二是不少老干部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眼睛和手脚不灵,本来已不具备长途旅游、登山渡水的健康条件,也冒险参加,有的旅览时跌伤,有的在途中发病抢救,甚至死在外面。
  鉴于上述情况,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讲,老干部公费旅游的做法都应改变。组织老干部公费旅游并不是中央统一规定的,而是各地自发搞起来的,但由于地区之间互相影响,已经形成了不是规矩的规矩。现在任何一个地区要想单独刹车已不可能了,需要中央作出统一规定。建议停止老干部公费旅游,今后,健康条件许可的老干部要求外出旅游,应当自费。组织上可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与旅游地区联系食宿,代购车船票,派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照顾、服务等。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