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军队协助地方扶贫济困初见成效。近两年来,驻老、少、边、穷地区的部队协助地方做了大量扶贫济困工作,使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
几年来,“双拥”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做好“双拥”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拥军优属作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顺利实现党的总任务的大事来抓,积极支持军队的改革和建设,发展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帮助军人解除后顾之忧,既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支援了军队的建设,也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双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这个大局下行动。近几年来,全军广泛进行了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教育,使广大干部战士正确认识国防建设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懂得只有富国才能强兵,自觉地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如在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地区的建设中,有些工程牵涉到部队的一些用地、住房和军事设施,部队从大局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能让则让,能迁就迁,能合用则合用,自觉为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服务。
第二,不断丰富和发展“双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开创“双拥”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同“双拥”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的创造。比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共同培育两用人才等,都是双拥工作的新创造。现在,许多地方又把军民共建、军民共育结合起来,既便于统一组织领导,又发扬了军队、地方两个方面的优势,丰富了“双拥”工作的内容。再比如,城乡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全国兴起的智力拥军热潮,优抚工作的各种改革,都是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新发展。
第三,从实际出发,办实事,讲实效。各地的经验说明,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双拥”工作,必须从地方和部队的实际发展,因地制宜。比如各地在拥军优属活动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抚办法,采取不同形式,为优抚对象办了大量实事,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部队在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中,也从驻地和部队的实际出发,既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又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使拥政爱民工作同地方的工作部署协调一致,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为驻地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四,必须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双拥”工作成效的大小,首先取决于那里的领导是否重视。佳木斯市和当地的驻军,不管领导班子怎样变换,始终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当作大事来抓,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次会议所介绍的经验还表明,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才能保证“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几年来,在拥军优属方面,采取了国家、社会和群众三结合的优抚制度,使优抚工作越做越好。在拥政爱民方面,部队制定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案,以及遵守政策纪律的有关规定等。军地双方还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联系制度,做到互通信息、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