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全国“双拥”代表大会以来,“双拥”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的总任务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全国各地的4万多个军民共建点,多数受到县以上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开展军民共建的地区和单位,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生产得到发展,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二、军民共同培育两用人才工作卓有成效。3年多来,军队在地方的支持或帮助下,建立育才基地6千多个,500多万战士参加了各种两用人才学习班的学习,210多万人掌握了一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国90%以上的县、市建立了军地两用人才服务机构,120多万农村籍退伍军人得到安排使用,各地以两用人才为主体兴办的商品经济联合体达2.3万多个。
三、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向社会化发展。仅据山东、山西、辽宁、江苏、上海等地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建立的“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帮战友小组”、“一条龙服务网”等各种拥军服务组织就达5.5万多个,参加服务活动的约达367万多人。帮助烈军属解决了住房、就业、子女上学、幼儿入托等大量实际问题。
四、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改革了优抚制度,调整提高了各种优抚标准。1986年,全国享受优待的330万户烈军属的优待金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国有110万户优抚对象成为专业户和富裕户。
五、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安置工作进行了改革,初步实现了安置、培训、使用、服务“一条龙”。1985年以来,全国接收安置退伍军人216万人、离退休干部3.5万人,有力地配合了军队的精简整编。
六、军队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近3年来,全军共参加、支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工程建设1.8万多项。还开放一批军用机场、铁路专用线、军用码头和军用仓库,供地方使用。1万多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民品产值占军工部门生产总值的40%。全军为国家义务植树1亿4千多万株,飞播造林2,176万亩,为绿化祖国、造福人民作出了贡献。
七、军队在抢险救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3年来,全军共参加各种抢险救灾2.2万多次,抢救遇险群众47万多人,抢运各种受灾物资17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