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失效]

  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办的建设项目用地,由地方编制并申报用地计划。
 第六条 编制城镇用地计划指标时,应征求同级城乡建设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 各级用地计划均应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规定的计划表格编报。
 第八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各省用地计划草案的基础上编制全国用地计划草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用地计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指标及其中的占用耕地指标,列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总表。
 第九条 凡纳入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国家建设项目(含需要新增用地的技改项目)的用地,必须有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申报五年用地计划,必须有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其他批准文件,才能纳入年度用地计划。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的计划指标,应根据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定额并采用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
 第十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后,用地计划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县。国务院各部门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下达到项目所在的省,纳入该省的用地总指标,不得挪用。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的计划指标,由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掌握。县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用地定额,将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指标换算为农村个人建房的户数指标,分解下达到乡、村。
  建设用地的批准权应按《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加强对用地计划指标的管理,在编制、下达、执行计划过程中,各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要分级审查、逐级把关、分类管理、严格掌握。
  用地计划确定的占用耕地数,属于指令性指标,只能节约,不能突破;占用非耕地数,属于指导性指标。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将占用非耕地数定为指令性指标。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不得挤占国家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计划指标是否调剂使用,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各级用地计划节余指标要如实上报,不得隐瞒。不准年终突击分配指标。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