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1、B1、C1、D1分别表示第i年的释放在以后各年依次造成的年剂量当量。
在释放率和其他因素都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经历一定年份后放射性积累达到稳定态,这时新排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刚好等于这一年内从环境中消失的放射性物质量。这时,每年的剂量当量在数值上等于任一年度释放量所造成的剂量当量负担
c
H ,它的计算公式是:
c ∞ _
H =∫ H(t)dt (B5)
0
_
式中:H——每一年度释放使特定群体中个人所受到的平均剂量当量率;
t——时间,年。
对于寿命很长的核素,在核电站这一实践可能持续的期间(比如500年)内不能达到稳定态。这时,年剂量当量的最大值将是实践持续期间给出的最终水平,称为不完全剂量当量负担,它的计算公式是:
c 500
H =∫ -
H(t)dt (B6)
0
类似的受照群体的集体剂量当量负担,可以计算如下:
c ∞ _
S =∫ P(t)H(t)dt (B7)
0
c 500 _
S =∫ P(t)H(t)dt(不完全值) (B8)
0
式中:P(t)——受照群体人数,它可以是随时间t而改变的变量。
B.1.5 剂量的单位如下:
a吸收剂量D的单位是拉德(rad)或戈瑞(Gy),且有1Gy=1J/kg=100rad;
b剂量当量H的单位是雷姆(rem)或希(Sv),且有ISv=1J/kg=100rem;
c集体剂量当量S的单位是人—雷姆(man—rem)或人—希(man—Sv),且有1man—Sv=100man—rem;
c
d剂量当量负担H 的单位同于剂量当量;
c
e集体剂量当量负担S 的单位同于集体剂量当量;
c
f集体剂量当量负担S 还经常用单位电能产量(如每兆瓦/年)所造成的结
果来表示,其单位是人—雷姆/兆瓦·年。(man—rem/MW·a)或人—希/兆瓦·年。(man—Sv/MW·a)等。
B.2 关于核电站的概念
B.2.1 核电站,系指利用核能生产电能供输出使用的单位,不包括利用原子能发电但不供输出使用的小型实验研究装置。
核电站系指整个电站设施而言,即核电站厂址边界以内的全部设施,包括一个或多个反应堆本体、汽轮机房、核燃料贮存设施和废物处理设施等。
B.2.2 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包括:反应堆用核燃料的贮存、运输和更新,反应堆的启动、试验和运行,停堆,电机部分的运行,例行的检查、维护和修理,以及可能在核电站内进行辐照后核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