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985年12月7日 卫生部)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一般可按下表分配时间。7岁以内小儿一日生活活动时间分配
------------------------------------
| 饮 食 |一日安| 睡眠时间
年 |-------|排活动|-------------------
| | |时间 | 昼 间 | |
|次数|间隔时间|(小时)|-------| 夜 间 | 共 计
龄 | |(小时) | |次数|持续时间| (小时) | (小时)
| | | | |(小时) | |
----|--|----|---|--|----|-----|-----
2个月~ | 6 |3~3.5 |1~1.5| 4 |1.5~2 | 10~11 |17~18
----|--|----|---|--|----|-----|-----
3个月~ |5~6|3~3.5 |1.5~2| 3 |2~2.5 | 10 |16~18
----|--|----|---|--|----|-----|-----
6个月~ | 5 | 4 | 2~3|2~3|2~2.5 | 10 |14~15
----|--|----|---|--|----|-----|-----
1岁~ | 5 | 4 | 3~4| 2 |1.5~2 | 10 |13~12.5
----|--|----|---|--|----|-----|-----
1.5岁~ | 4 | 4 | 4~5| 1 |2~2.5 | 10 |12~13
----|--|----|---|--|----|-----|-----
3~7岁 | 4 | 4 | 6~7| 1 |2~2.5 | 10 |12~12.5
------------------------------------
各园(所)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订出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各项内容的执行,要提出质量指标。
二、婴幼儿的饮食
(一)饮食管理
1.婴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伙委会(园、所领导,炊管人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及孩子家长代表),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3.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婴幼儿年龄(1岁内、1—3岁、4—7岁)的代量食谱,定期更换。
4.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5.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儿童伙食。
6.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保证儿童的进食量。蛋白质摄入量占应供给量的80%以上。
7.按时开饭,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二)科学喂养
1.婴儿喂养: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在喂奶前要洗手,脱掉工作服,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喂奶时要戴上口罩。每隔3—4小时喂一次,每次20—30分钟。
对人工喂养儿要做好配奶工作,每餐奶具要严格消毒。
无论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儿都要及时增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含铁食物。根据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统一制作婴儿饮食,保证儿童营养(婴儿喂养详见附表一)
2.幼儿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