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

  二、猩红热:发热、咽红痛、猩红热样皮疹可有环口苍白,杨梅舌。
  三、白喉:发热、灰白色假膜不易剥离,颌下淋巴结肿大,可有全身中毒症状,根据假膜位置可分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及其他部位白喉。
  四、百日咳:咳嗽两周以上,阵发性痉咳伴鸡鸣声。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可有大小不等、边缘不整的皮肤出血点,并可融合为瘀斑。
  六、痢疾:(1)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可有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2)阿米巴痢疾:除上述症状外,有果酱样便。
  七、伤寒:高热1周以上(热型为持续发热或弛张热),乏力卧床,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可有脾大,玫瑰疹,重听。
  八、病毒性肝炎:厌食、厌油,肝区疼痛或压痛,乏力,肝大,黄疸有或无,可有脾大。
  九、疟疾: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可有贫血、脾肿大。
  十、流感:高热、头痛、眼结合膜和咽部充血,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上呼吸道症状轻微。
  十一、霍乱、副霍乱:吐泻大量水样或米汤样的排泄物,常为无痛腹泻,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及腹直肌为甚。
  十二、脊髓灰质炎:发热,肢体感觉过敏继而出现弛缓性麻痹(常不对称)而感觉仍存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有后遗症。
  十三、乙脑:高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惊厥和呼吸衰竭。
  十四、斑疹伤寒:发热、急剧头疼、全身关节痛、出血性皮疹(不融合)。
  十五、回归热:高热、头疼、关节痛、出血、肝脾肿大、有触疼,严重者有神经症状,经6—7天后体温骤降,大量出汗,即转入间歇期。
  十六、黑热病:发热(双峰型),进行性脾肿大及贫血,病程长可出现消瘦。
  十七、恙虫病:发热、原发性血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十八、森林脑炎:高热、脑膜刺激症状,意识障碍,瘫痪为主。
  十九、鼠疫:腺鼠疫:淋巴腺肿大、剧疼、发热。
  肺鼠疫:恶寒高热、胸疼,呼吸紧迫,咳嗽血痰。
  败血型鼠疫:高烧昏迷,皮肤粘膜典型出血,严重神经症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