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
(1984年11月25日)
1984年9月1日—5日我部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家庭病床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了开展家庭病床工作的经验,参观了天津市的家庭病床,修改讨论了《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
家庭病床是50年代首先在天津兴起来的,很快就普及到全国。由于各种原因,20多年来未能很好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项工作才又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一、二年来发展更快。据天津、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广东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1984年上半年已建家庭床20余万张。天津市人民政府把这项工作当作为全市人民做的10件好事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家庭病床的发展和提高。1983年该市共建家庭病床42400多张,年内结束家庭病床治疗的病人12900多人次。1984年上半年又新建家庭病床近2万张。东北各省家庭病床都已分别达到3万张左右,新疆、云南、宁夏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都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发展尚不平衡;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尚待提高;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有些地区由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政策措施未能很好落实,直接影响家庭病床的发展、巩固和提高。
今后的任务是要继续大力普及、巩固和提高家庭病床,城乡各级医疗单位(包括企事业部门医院)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办家庭病床,争取在一、二年内全国达到100万张;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狠抓质量,把家庭病床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为此:
一、要把发展家庭病床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认真抓好。发展家庭病床适合我国国情,便民利民,是在新形势下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可以补充正规病床的不足,能够缓和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有利于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密切医患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挖掘医疗潜力,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预防,有利于促进医疗、预防和康复工作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要求。无论从解决现实存在的医疗设施与群众医疗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是从医学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都可以说家庭病床是医疗服务的一大进步。这项工作不但现在需要提倡,将来在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院病床进一步增多的情况下,也要提倡。各级医疗机构都要把建立家庭病床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