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改善医疗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更好地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必须改进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现就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医院是实行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为中心,开展卫生预防、医学教育、科学研究等项工作。医院实行经济管理,就是用经济方法管理医院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以保证上述任务的完成,这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搞好医院的经济管理,应在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的原则下,给医院较大的自主权和机动权,以便充分发挥医疗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认真把医院办好。
二、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要实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划统计工作。对医院可以实行“五定”,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费补助。医院内部各科室也要结合“五定”,制定各项有关的定额标准、规章制度,建立各种岗位责任制和其它科学管理制度。要在党委领导下,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各项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收入、支出、节约挖潜等指标,加强计划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为搞好经济管理和计划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
三、国家对医院的经费补助准备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制度。即将包工资的办法,逐步改为按编制床位实行定额补助的办法。补助定额的确定,要根据各类医院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考虑医院的职工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时要考虑目前经费补助的可能。增收节支的结余,主要用于改善医疗条件,也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奖励。
病人欠费基金,大型设备购置,房屋大修专款,不包括在定额补助之内,每年根据财力可能专项安排。退职退休人员所需经费,从第二年起,按实际需要编列预算。
四、医院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补助经费,统筹安排,加强经济管理。在当前首先要搞好药品管理的改革和科室核算,扩大医疗服务,组织合理收入,节约支出,堵塞漏洞,挖掘潜力,防止浪费,认真搞好欠费管理,搞好清仓查库,清理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并改进和加强设备、物资的管理工作。
五、医院经济管理搞得好不好,首先应从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等项任务完成情况和医疗质量等方面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