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医院以中医中药为主,用中医的理论方法进行辨证论治,逐步采取中西医两套诊断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分科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可能,改善中医院的诊疗仪器设备。提高中药炮制质量,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中医特点的管理制度。
县妇幼保健站、所应能开展妇幼保健门诊业务,尤其要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在业务技术上能对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条件的县可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观察床或病床。
县卫生进修学校应有专职、兼职教师,有必要的教具、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用房,以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实习基地,按照教学大纲,系统地培训赤脚医生和举办在职的初、中级卫生医务人员进修班。
县药检所(组)要配备药检专业人员和必要的仪器设备。负责本县药厂、医药公司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对公社、大队合作医疗站开展采种制用中草药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中心卫生院(县分院、区医院)要能诊治一般的疑难重症,能开展上腹部手术,能处理一般的骨关节损伤和难产,能做计划生育四种手术、剖腹产等,能拔牙、镶牙,能开展生化检验、胸腹部及四肢照相和中草药加工制剂。公社卫生院要能开展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及时提供正确的疫情统计报告,组织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提高防治疾病、急诊抢救、一般手术的能力和业务水平。
赤脚医生要能用中西两法防治当地的常见病,能做一般的外伤清创缝合,急救处理,对“两管五改”、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等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女赤脚医生要会新法接生。
(四)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县、社医疗卫生机构要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交叉感染的发生。工作要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整齐、清洁卫生。要实行考核、奖惩制度和晋级晋升制度。加强经济管理和药品、器械的管理。医院要减少陪住,要搞好病人的饮食,安排好病人的生活。
(五)全面搞好各项卫生工作
三分之一县要认真执行卫生部和省、市、自治区卫生局颁发的各项业务工作条例、制度,在疾病防治、卫生防疫、中医工作、妇幼卫生、计划生育、药品检验、“两管五改”、培训提高卫生人员和赤脚医生、办好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都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争取达到卫生部和省、市、自治区卫生局提出的要求,成为本省或本地区卫生工作的典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