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升降其它人员的时间,按升降工人时间的20%计算。
(3)提矸量按日出矸石量的50%计算。
(4)运送坑木、支架按日需要量的50%计算。
(5)运送炸药和雷管按1~2次计算。
(6)运送保健车按1~2次计算。
(7)运送设备按2次计算。
(8)其它按3次计算。
运送长材料和较大设备可在非最大作业班进行。
第四十六条 采用定容装载时,提升绞车的荷载应按提升容器可能达到的载重量计算。主提升绞车电动机的功率,应考虑1.1左右的备用系数。
第四十七条 斜井活动天轮直径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40倍。
第四十八条 倾斜井巷中,矿车运煤装满系数按松散煤安息角计算或采用以下数值。
井筒倾角20度及以下为0.9~1;
倾角大于20度,而小于25度为0.85~0.9;
倾角25度及以上为0.8~0.85。
第四十九条 矿井主要扇风机选型,应能满足第一水平各个时期的矿井阻力变化,并适当照顾下一水平的通风要求。当矿井阻力变化较大时,可更换一次电动机。并根据需要,采用串级调速等节能措施。
风机应留有一定的余量,离心式通风机设计转速一般不大于最大转速的90%。
第五十条 矿井主要扇风机的配置,风机服务年限5年以下或年产6~9万吨的低沼气矿井,可配置一台主要扇风机,两台电动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它情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主排水泵的选择,必须能使水泵工作总能力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备用水泵的台数应不少于工作水泵台数的70%,且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台数不少于工作水泵台数的25%。
对于正常涌水量为每小时50立方米及以下,且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100立方米及以下的矿井,可选用两台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根据情况在主排水泵房内预留安装水泵的位置。
第五十二条 主排水管路一般敷设两趟。其中一趟停止使用时,其余管路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为每小时50立方米及以下,且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100立方米及以下的斜井,可敷设一趟管路,其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第五十三条 矿井水pH值小于5时,应采取防酸措施。
第五十四条 地质地形条件允许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通过钻孔下排水管,管材采用钢管。
沿进风井筒敷设的排水管,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当井筒较深时,排水管宜分段选用壁厚。
第五十五条 每台水泵排水量小于每小时100立方米时,两台水泵的吸水管可共用一个吸水井,但其滤水器边缘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吸水管直径的两倍。排水量为每小时100立方米及以上时,应有独自吸水井。
第五十六条 井下生产采用压缩空气站,必须设于井下新鲜风流处,可选用矿用型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其它情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七、地面生产系统
第五十七条 地面生产系统应根据煤质、煤的用途及用户要求选择工艺流程,努力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十八条 地面生产系统设计应在保证矿井连续生产和满足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力求环节少,布置简单、紧凑合理,充分利用地形地物。
设备通过能力应能与矿井最大小时提升能力相适应。
第五十九条 井口设备布置:
(1)立井井口要根据井型大小选择机械操作,对于15~30万吨矿井应逐步做到联动和集中操纵:
(2)斜井井口车场,可根据地形及提升条件选择平车场或甩车场。平车场竖曲线半径不小于15米。在井口附近的井筒内设防跑车装置。重车线设挡车器,空车线设阻车器,甩车场竖曲线半径采用12~15米,空重车线的高差不宜大于1米;
(3)有条件的井口,运输距离不大时,矿车可用自动滑行;
(4)箕斗井井口受煤仓有效容量为箕斗容量的3~7倍。
第六十条 翻车机可根据井型和用途选用电动、自动或手动翻车机。受煤仓有效容量在矿车逐个运来时,为5~7辆矿车容量。当矿车成列运来时,为0.5~1列车矿车容量。
第六十一条 要采取措施提高煤炭质量,要进行拣矸,群矿煤炭集中外运的系统,可根据运距条件确定原煤集中或分散拣矸。
适于洗选的煤种,为满足用户要求且经洗选后经济效益显著的,群矿一般可合建洗选厂。年产量为30万吨矿井,有条件也可建坑口洗选厂。洗选厂项目单列。
第六十二条 根据煤质、煤层筛分大样资料及用途和销售情况,确定分级与否或分级的粒度,并选用高效筛分设备以缩小厂房面积。分级后的煤块应有防碎措施。要分装分储,以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群矿可合建筛选厂,项目单列。
第六十三条 矿井的储装系统,可按外运方式、地质、地形、装车量及品种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确定储装方式。
当通过准轨或窄轨铁路装车外运时,其煤仓容量可为一次装车量的1.2~1.5倍,但采用准轨外运的还不得小于矿井一天的产量。储煤场容量为矿井3~7天的产煤量(运输条件较好的矿区取下限)。
当用汽车外运时,可不设固定煤仓,采用储煤场储煤,配置装煤机装车。储煤场容量为5~10天的产煤量(缺煤地区取下限)若设固定仓时,其煤仓容量可为1~1.5天的产煤量。并设落煤场地,其容量为3~7天。
有地形条件适宜储装合一的矿井,煤仓容量可为矿井2~3天的产煤量,且可设落煤场地、但不设返煤设施,直接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