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改、扩建井的服务年限与缺煤地区同。缺煤地区主要指供需关系上的缺煤。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以一个水平生产来保证。
采区回采率一般不低于以下数值:
厚煤层:75%,中厚煤层:80%,薄煤层:85%。
第二十条 矿井开拓方式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地形、水文、表土层厚度、井型、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全面的方案比较确定,力求做到集中生产、井巷工程量少,投资少、见效快。
当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平峒、片盘斜井或阶段斜井开拓,年产15万吨及以下矿井,若采用斜井开拓,一般只设一个混合提升井和一个风井或分区风井;若采用立井开拓,需经过各项技术、经济比较也应尽可能采用混合提升井,同时另设风井或分区风井,满足通风、行人要求,以利节省井巷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
第二十一条 井筒位置应按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1.重点考虑对第一水平开采有利,储量可靠、井巷工程量少、建井工期短;
2.井田两翼储量尽可能大致平衡、井下运输、通风、开采比较合理;
3.尽量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布置及地面运输比较合理;
4.井筒尽量避免穿过流砂层、较大含水层、较厚冲积层、有煤和沼气突出的煤层、较大的断层和采空区并应不压煤或少压煤;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受岩崩、滑坡和洪水威胁。
第二十二条 井田划分为阶段时,阶段垂高一般规定为:
缓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100~150米;
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150~200米;
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60~120米。
缓倾斜煤层分为上下山开采时,上山的倾斜长度不超过800米。下山的倾斜长度不超过600米。对设计年产量9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在保证第一水平服务年限的情况下,阶段垂高可适当降低。
第二十三条 采区宜双面布置,双面采区的走向长度不少于600米,当受地质构造限制或在安全上有特殊要求时,其走向长度可适当缩短,亦可单面布置。
投产采区,应布置在井筒附近,有条件时应优先布置中央采区,按先近后远,采区前进式开采原则逐步向井田边界扩展,严禁从井田边界后退式的开采顺序。
采区生产能力应根据地质条件、煤层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和采区内工作面接替关系等因素确定。年产6~15万吨的矿井可设一个采区;21万吨及以上的矿井可考虑1~2个采区。
矿井三个煤量的可采期规定如下:
开拓煤量:2~5年。
准备煤量:0.8~1年。
回采煤量:4~6个月。
第二十四条 井巷支护方式,应因地制宜的确定,对于井筒、岩巷、半煤岩巷及峒室,要积极推广光爆锚喷支护。
锚喷支护的设计应符合《煤矿井巷工程锚杆喷浆、喷射砼支护设计试行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斜井井筒、平峒、井底车场、上下山的位置,应避开断层和破碎带,尽量布置在煤层中,其他井巷工程也应尽可能布置在煤层中。
当运输大巷采用机车运行时,主井空、重车线长度应能容纳1.0~1.5列车。当采用罐笼井和斜井作辅助提升时,车线长度应能容纳0.5~1.0列车。
当运输大巷不以机车方式运行时,主、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应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3倍。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当采用机车运输时,应按调度图表进行计算,另加30%的富裕系数确定。
第二十六条 井底车场一般均应设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管子道等主要峒室以及设置其它必要的峒室工程。蓄电池机车的充电室,一般设在井口附近;在条件适合且运距较远时,也可设在井下。
一般井下应设火药发放峒室,当每天火药消耗量大于350公斤时,应设火药库。
水仓容量可按4~8小时正常涌水量计算,设两个水仓或一个水仓加隔墙。
年产21万吨以下矿井,正常涌水量在30立方米/小时以下时,可设一个水仓(不加隔墙)。
采用箕斗提煤时井底煤仓有效容量可按提升设备0.5~1小时提煤量计算。
第二十七条 选择采煤方法,必须认真研究煤层赋存条件和生产矿井的经验,并综合考虑安全好、回采率高、工效高、材料消耗少和成本低等因素确定,不允许采用不安全和回采率低的落后采煤方法。
缓倾斜和倾斜的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有条件的矿井可采用对拉工作面,倾角小于12度的煤层,应积极推广倾斜长壁采煤法,推行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的经验,实行无煤柱开采以简化系统和提高回采率。
当煤层厚度超过3.5米时,必须采用分层开采。
急倾斜煤层厚度在1.5~6.0米,倾角在55度以上当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选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其工作面倾角一般不小于25度,工作面长度为30~60米,年进度一般为420米~600米。当煤层不适宜用掩护支架开采时,厚度2米以下的煤层可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或其它采煤方法;2米以上的煤层可采用斜切分层、水平分层或其它采煤方法。
第二十八条 设计应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有条件的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的矿井,可采用普机采煤或高档普采等,不适宜机械采煤的可采用打眼放炮落煤。炮采工作面可配金属支柱、铰接顶梁、刮板运输机等。
普机采煤和高档普采工作面长度为110~150米,年进度为480~600米,炮采工作面长度为70~120米,年进度为360~480米。
第二十九条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一般不低于以下数值:
厚煤层:93%,中厚煤层:95%,薄煤层:97%。
第三十条 巷道掘进应采用机械打眼,积极推广动力单一化。岩巷拂进,应尽量采用电动凿岩机,煤巷用湿式煤电钻。有条件的矿井可配备一套钻、装、运、锚和激光定向仪各工序配套的机械化作业线,以提高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
掘进速度应根据邻近矿区或相同类型生产矿井巷道掘进的平均先进指标确定,可分别采用下列指标:
立井 月进25~50米
斜井 月进50~60米
岩巷(平峒) 月进70~100米
半煤岩巷 月进140~200米
煤巷 月进200~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