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条 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流动机械(叉车、轮胎起重机等)要有防风雨的车库,冬季室外结冰地区要有保温库。
第二节 操作人员
第81条 装卸机械驾驶人员,须经体检合格才能担任,每年普检一次,有下列禁忌症之一者,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1.双眼矫正视力均在0.7以下;色盲。
2.听力20分贝以上。
3.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包括癫痫)。
4.明显的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低血压、高血压或贫血(低压在90毫米汞柱、高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上者,血色素在8克以下者)。
6.器质性心脏病。
第三节 交接班检查
第82条 各种装卸机械都应按《
铁路装卸机械管理规则》第
21条要求进行交接检查,确认机械各部位的效能和整机外观状态是否完好。各站要针对不同种类机械分别制定检查顺序和方法。如有故障应及时调整排除。
第83条 电动机械要检查电压表、电流表、控制器、制动器(包括防风制动装置)、限位开关、紧急开关、音响和照明装置是否良好,试车检查各工作机构空载运行是否正常。
卸车机、装车机还应逐个检查料斗螺栓、链条销轴是否变形松动,卷扬机构联结紧固情况及钢丝绳缠绕情况。
第84条 电瓶叉车应检查钢板弹簧、车轮、货叉及门架联结是否牢固,轮胎气压是否充足,油路有无渗漏,电路有无烧蚀处,电瓶连结线有无松动和氧化物,整机内外清洁状况。起动试车检查转向、制动(包括手制动)。
第85条 内燃机械应检查燃料、机油、冷却水是否充足,风扇皮带松紧程度,风窗通畅或冬季防护情况,轮胎充气、紧固情况。起动试车检查转向、制动(包括手制动),各工作机构运行情况。
第86条 蒸汽起重机应检查汽表、水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注水器、逆止阀、排水阀是否良好,汽缸曲柄连杆的连结、润滑情况,试验照明、汽笛,起动试车检查各工作机构(包括制动)工作情况。
第四节 通用安全操作
第87条 各种机械的安全操作应按本规则执行。本规则未尽事项应按各种机械的使用保养说明书执行。
第88条 各种机械严禁超负荷作业,禁止用起重机(包括叉车)顶撞拖拉铁路车辆和篷布等。
第89条 起重机负荷超过70%额定能力时,禁止同时进行两种及两种以上操作动作。
第90条 各种机械操作前要鸣剌叭(铃)示意,小型机械进出车门、库门、转弯也应减速鸣喇叭。
第91条 各种机械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从事检修工作,不应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或走台上行走。作业时起重臂下、吊起的货件下面及货件上面禁止站人。
第92条 在机械作业线路范围内,其它单位的设备、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作业。机械作业场地、行驶通路或轨道要畅通,随时清除寻物和其它妨碍物。轨道两侧堆放货物要留有安全间距,保证作业人员和机械走行安全。
第93条 各车站应根据场地和机械性能限定机械在货场内的行驶速度(一般情况货场内不超过15公里/时、站台上不超过10公里/时)。各种机械横过铁路道口应有专人了望,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第94条 多台机械在一起作业要保持安全间距,车站应规定出安全间距,防止碰撞。
第95条 各种机械起动时,应逐挡变速。运行方向逆变时必须停车,不得以倒车代替制动(紧急情况除外),也不可长时间以起动用的低速挡作业。
第96条 起重机作业应做到“十不吊”。
1.超重或埋藏地下物不吊。
2.非信号人员指挥或信号不明不吊。
3.重量不明不吊。
4.吊钩没对准货物重心(歪拉斜拽)不吊。
5.未试吊不吊。
6.简化挂索、捆绑不牢不吊。
7.6米以上长大件货物无牵引绳不吊。
8.货件上有人,有浮摆物或钩连其它货件不吊。
9.吊索夹角过大不吊(不宜超过90度)。
10.金属尖锐楞角货物吊索无衬垫不吊。
第97条 吊起货件后禁止从人员或贵重物品上空通过。
第98条 禁止用机械顶撞货物,除散堆货物外禁止倾翻卸载;抓斗、吸铁盘卸载高度在车内不大于0.4米,已堆有物料时,卸载高度可加1倍。
第99条 两台起重机抬吊时,车站的装卸干部应到场指导,荷重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总能力的80%,绑扎索点使负荷分配不得超过每台起重机能力的85%,两台机械要配合协调,吊钩保持垂直。两台起重机能力大小之比不得大于3∶2。
第100条 超过大中修期未经鉴定的机械停止使用。
第101条 各种机械发生突然熄火或断电,应立即将控制器恢复“0”位,关闭总开关。如货件在空中,降落时应慢慢松制动器,使货件缓慢降落。如货件、抓斗、钩头、挖斗、电吸盘等侵入限界,不应撤除线路防护信号。
第五节 分类安全操作
第102条 电动机械(桥、门式起重机等)
1.当电源电压低于额定电压7%时,应降低额定负荷30%作业,当电压波动超过±10%时应停止作业。
2.不得以限位开关代替控制器停车,不得以紧急开关代替停止按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