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部、国家计量局关于颁发《交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试行)》的通知[失效]

  (5)统管计量人员的考核和培训。
  (6)对企业内部执行计量监督,具有计量执法职能,负责处理企业内外的计量纠纷。
  2.企业主管计量工作的领导,应了解本企业计量工作基本状况,充分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意义,注意发挥计量机构的职能作用,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工作条件。
  3.企业的计量人员是指企业内部专门从事各项计量工作的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技术干部、计量检定测试人员、计量器具维护修理、安装调试人员等。
  兼职计量员、抄表员和检斤工等是否划归为计量人员,由企业根据情况自定。
  能源计量人员应包括在企业计量人员编制内。
  计量技术干部系指计量人员中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以及技师等。
  4.计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计量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计量机构的职责范围;各级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室、量具室、维修站和秤房等的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计量监督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
  各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计量制度。
  5.原始记录:包括生产计量器具的检定记录;维护、检修记录;原始计量单,记录纸;原始抄表记录等。
  技术档案:指各类标准器、大型或高精度计量器具的说明书、合格证,历次检定记录、检定证书、修理记录、计量器具台帐和计量设施或计量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等。
  二、计量器具配备与计量检测
  1.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按附件三《交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计量检测率表》的要求考核,鉴于目前实际情况,对油品三次计量中单船考核的计量器具配备(船用流量计)暂不包括在综合配备率内,待有条件后再作规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厂内和厂外,全民和集体,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
  2.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生产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包括工程及设备检修质量)、参数检测、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计量检测及安全、环保监测等计量器具。
  配备范围与精度要求应满足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3.经营管理计量器具是指企业用于经营管理的原(燃)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定额管理等进出厂(港)、厂(港)内物资转移和消耗的计量器具(主要指衡器)。
  4.为反映企业计量测试点的分布及设备情况、各交通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经营管理对计量检测信息的要求,按照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工艺检测介质的性质、流通走向、工艺流程或工装设备分布而绘制计量检测系统图。图中要标明检测点位置、性质、计量器具型号、量程及精度。可分别绘出能源、长度、电磁、力学、热工等在本企业已建立并开展工作项目的计量检测点网络图。
  三、计量技术素质
  1.企业应建立满足本企业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修理和生产流程中计量测试所需要的标准器。各类计量标准器都要定期送检,经常保持标准器的完好、合格状态,以满足企业正常的量值传递的需要。没有条件建立标准器的项目,要及时组织外检。
  2.为保证量值传递的正常进行,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规模,提供必须的计量检定、维护、修理等工作场所,并按有关技术条件和检定规程的要求,设置必要的恒温、恒湿、防震、防尘和安全等设施。
  3.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执行周检制度,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由检定单位签发检定合格证书或在计量器具上注明合格标记(铅封、合格标签印记等)。不合格或超过周期未检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检测合格率按月进行核算一次。
  4.各交通企业应建立在用计量器具的抽检制度,按月计划抽检。抽检合格率按季度考核。季抽检在用计量器具数不低于总数的10%。

附录二    交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分标准表



<font size=+1>
------------------------------------
类|  名 称 |项|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次|        |标准|            |
-|------|-|--------|--|------------|
1| 计量管理 |1| 计量机构   | 3| 已建立计量管理系统  |
 | (15分)| |        |  |          3分|
 |      | |        |  |            |
 |      | |        |  |            |
 |      | |        |  |            |
 |      |2| 局,厂长(总工| 4| 直接负责     4分|
 |      | |程师)领导计量工|  |            |
 |      | |作并提到企业生产|  | 一般性领导    1分|
 |      | |和经营管理日程 |  |            |
 |      | |        |  |            |
 |      | |        |  |            |
-|------|-|--------|--|------------|
 |      |3| 计量人员配备 | 3| 计量人数基本与生产  |
 |      | |        |  |和经营管理相适应1分  |
 |      | |        |  | 计量技术人员占全部  |
 |      | |        |  |计量人员的15%2分  |
 |      | |        |  |占全部计量人员的10% |
 |      | |        |  |        1分  |
-|------|-|--------|--|------------|
 |      |4| 建立计量管理制| 3| 建立健全   3分  |
 |      | |度       |  | 基本健全   2分  |
 |      | |        |  |            |
-|------|-|--------|--|------------|
 |      |5| 原始记录与技术| 2| 健全并完善  2分  |
 |      | |档案      |  | 基本完善   1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计量器具配备|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5|综合配备率≥98% 5分|
 |率20)  | | 率      |  |            |
-|------|-|--------|--|------------|
 |      | |        |  |综合配备率≥90% 3分|
 |      | |        |  |  ″  ≥85% 2分|
 |      | |        |  |  ″  ≥80% 1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工艺及质量管理| 5|综合配备率≥98% 5分|
 |      | |(包括工程及设备|  |  ″  ≥90% 3分|
 |      | |运用检修质量)计|  |  ″  ≥85% 2分|
 |      | |量器具配备率  |  |  ″  ≥80% 1分|
 |      | |        |  |            |
 |      | |        |  |            |
-|------|-|--------|--|------------|
 |      |3| 经营管理计量器| 5|综合配备率≥98% 5分|
 |      | |具配备率    |  |  ″  ≥90% 3分|
 |      | |        |  |  ″  ≥85% 2分|
 |      | |        |  |  ″  ≥80% 1分|
 |      | |        |  |            |
 |      | |        |  |            |
-|------|-|--------|--|------------|
 |      |4| 已编制计量检测| 5|编制完善科学的网络图  |
 |      | |点网络图及配备规|  |          3分|
 |      | |划       |  |有基本完善的网络图   |
 |      | |        |  |          2分|
 |      | |        |  |有网络图      1分|
 |      | |        |  |有实施计划     2分|
 |      | |        |  |            |
 |      | |        |  |            |
 |      | |        |  |            |
-|------|-|--------|--|------------|
3|计量检测率 |1|能源消耗计量检测|10|①一级(进出港、厂、  |
 |(40分) | |率       |  |            |
-|------|-|--------|--|------------|
 |      | |        |  |场)计量检测率≥98% |
 |      | |        |  |          4分|
 |      | |        |  |    ≥95%  3分|
 |      | |        |  |    ≥90%  2分|
 |      | |        |  |    ≥80%  1分|
 |      | |        |  | ②二级(分厂、车间、 |
 |      | |        |  |汽车队)计量检测率   |
 |      | |        |  |    ≥95%  3分|
 |      | |        |  |    ≥90%  2分|
 |      | |        |  |    ≥80%  1分|
 |      | |        |  | ③三级(班组、重要机 |
 |      | |        |  |台)计量检测率     |
 |      | |        |  |    ≥95%  3分|
 |      | |        |  |    ≥90%  2分|
 |      | |        |  |    ≥80%  1分|
 |      | |        |  |            |
 |      | |        |  |            |
 |      | |        |  |            |
------------------------------------
 |      |2| 工艺过程控制计|10| ①控制工艺质量计   |
 |      | |量检测率    |  |量检测率≥98%  6分|
 |      | |        |  | ″  ≥95%  4分|
 |      | |        |  | ″  ≥90%  3分|
 |      | |        |  | ″  ≥85%  2分|
 |      | |        |  | ″  ≥80%  1分|
 |      | |        |  | ②原材料消耗计量   |
 |      | |        |  |检测率 ≥95%  4分|
 |      | |        |  |    ≥90%  2分|
 |      | |        |  |    ≥80%  1分|
 |      | |        |  |            |
-|------|-|--------|--|------------|
 |      |3| 产品质量主要参|10| 产品质量主要参数计  |
 |      | |数计量检测率  |  |量检测率≥98% 10分|
 |      | |        |  | ″  ≥95%  8分|
 |      | |        |  | ″  ≥90%  6分|
-|------|-|--------|--|------------|
 |      |4| 经营管理计量检|10| ①物料进出(厂)   |
 |      | |测率      |  |计量检测率≥95% 6分|
 |      | |        |  |  ″  ≥90% 4分|
 |      | |        |  |  ″  ≥85% 3分|
 |      | |        |  |  ″  ≥80% 2分|
 |      | |        |  | ②计量检测数据用于  |
 |      | |        |  |定额管理   2分   |
 |      | |        |  | ③计量检测数据用于  |
 |      | |        |  |统计报表   1分   |
 |      | |        |  | ④计量检测数据用于  |
 |      | |        |  |评优,评先进,评奖等  |
 |      | |        |  |       1分   |
------------------------------------
4|计量技术素质|1| 计量标准和量值|5 |①计量标准完善  3分 |
 |(25分) | |传递系统    |  |②量值传递完善  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计量检定的环境|3 | ①计量室面积达到现  |
 |      | |和工作条件   |  |定要求      1分 |
 |      | |        |  | ②温度,湿度,防震, |
 |      | |        |  |防尘等环境条件符合开  |
 |      | |        |  |展检定的条件   1分 |
 |      | |        |  | ③计量室清洁卫生,  |
 |      | |        |  |制度健全     1分 |
-|------|-|--------|--|------------|
 |      |3| 计量标准器周检|4 |①周期受检率      |
 |      | |格率      |  |   100%  2分 |
 |      | |        |  |   ≥95%  1分 |
 |      | |        |  |②检测合格率      |
 |      | |        |  |   100%  2分 |
 |      | |        |  |   ≥95%  1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在用计量器具周|3 |①周检率≥95%  1分|
 |      | |检合格率    |  |            |
 |      | |        |  |②检测合格率      |
 |      | |        |  |    ≥98%  2分|
 |      | |        |  |    ≥95%  1分|
-|------|-|--------|--|------------|
 |      |5| 在用计量器具抽|5 |抽检合格率≥98% 5分|
 |      | |检合格率    |  |     ≥95% 4分|
 |      | |        |  |     ≥90% 3分|
 |      | |        |  |     ≥85% 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6| 计量人员技术水|5 |①参加考核人数占应考  |
 |      | |平       |  | 人数比例100% 3分|
 |      | |        |  |     ≥90% 2分|
 |      | |        |  |     ≥80% 1分|
 |      | |        |  |②考核合格人数占应考  |
 |      | |        |  | 人数比例≥95% 2分|
 |      | |        |  |     ≥90% 1分|
------------------------------------
  续上表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备  注
                             |
-----------------------------|------
①有归口统管的计量机构,建立起计量管理系         |
 统,并发挥职能作用        3分         |
②有归口统管的计量机构,不能发挥职能作用         |
 的              1.5分         |
③根据归口统管计量机构管理状况酌情评分扣         |
 分                           |
①有局(厂)级领导负责计量机构   2分         |
 领导熟悉国家计量法规,方针政策  1分         |
 计量工作提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日程1分         |
②一般性领导指计量机构不属局(厂)级领导,        |
 由其它机构分管,代管                  |
-----------------------------|------
                             |
                             |
                             |
                             |
                             |
                             |
-----------------------------|------
①各种管理制度齐全并切实贯彻执行  3分         |
②各种管理制度基本齐全,贯彻执行一般2分         |
③有制度但未执行或根本无制度    0分         |
-----------------------------|------
①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齐全,保管妥善,无遗         |
 失,漏建,涂改等现象       2分         |
②有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但执行不严格,有         |
 遗失等现象            1分         |
③无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       0分         |
                             |
-----------------------------|------
①能源计量器具综合配备率                 |
                             |
-----------------------------|------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配置合(块、套)数         |
  =-----------------         |
   能源计量器具应配置台(块、套)总数         |
   ×100%                     |
 ②能源计量器具应包括生活区能源计量器具         |
 ③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
       各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            |
       实际配置台(块、套)数           |
①综合配备率=-----------           |
       各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            |
       应配置台(块、套)数            |
       ×100%                 |
②安全及环保计量器具的配备也包括在内           |
③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
       用于经营管理实际配置台数          |
①综合配备率=------------          |
       用于经营管理应配置台数           |
       ×100%                 |
②经营管理计量器具主要以衡器为主             |
③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
①专业种类齐全、绘制方法科学,符号标志清         |
 楚,按图装表                  3分  |
②网络图基本齐全,清楚,能反映计量网点分         |
 布情况                     2分  |
③有网络图,但表达不清              1分  |
④无网络图                    0分  |
⑤有施实计划(规划)并切实执行          2分  |
⑥有实施计划,但执行不力             1分  |
⑦无计划或有计划不实行              0分  |
-----------------------------|------
能源消耗计量检测率                    |
-----------------------------|------
     各类能源计量器具                |
     实际检测数总和                 |
①一级=-----------×100%         |
    各类能源计量器具进出               |
    港(厂)应检测数总和               |
     各类能源计量器具                |
     实际检测数总和                 |
②二级=----------×100%          |
     二级能源计量器具                |
      应检测数总和                 |
     各类能源计量器具                |
     实际检测数总和                 |
③三级=----------×100%          |
     三级能源计量器具                |
      应检测数总和                 |
④检测率低于80%为0分                 |
⑤检测量也可折合成标准煤计算               |
⑥生活区,家属区耗能引入3级考核             |
-----------------------------|------
①控制工艺质量计量检测率                 |
  各类计量器具实际运行检测点数             |
 =--------------×100%        |
   各生产工艺要求各类检测点数             |
②其中包括安全,环保计量器具               |
③检测率低于80%  0分                |
④原材料消耗计量检测率                  |
  各类原材料实际检测总量(吨)             |
 =---------------×100%       |
  各类原材料消耗应检测总量(吨)            |
⑤分母为已检测总量与未检测总量之和            |
-----------------------------|------
①产品质量主要参数计量检测率               |
  已具有检测手段并已开展监测,             |
   抽查的产品质量指标项和               |
 =--------------×100%        |
  各主要产品的国标、部标或其他             |
  标准规定的主要质量指标项和              |
②检测率低于80%  0分                |
-----------------------------|------
①物料进出港(厂)计量检测率               |
  实检的重量总数(吨)                 |
 =-----------×100%           |
  各类物料进出(厂)应                 |
  检测重量总数(吨)                  |
②分母为已检测总量和未检测总量之和            |
③计量检测数据用于经济核算及定额指标的考核        |
④计量数据填报一级厂矿产量及原(燃)材料消        |
 耗报表                         |
⑤产量及消耗指标以计量数据为准              |
                             |
-----------------------------|------
①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各专业计量标准器种类齐         |
 全(包括能源)等级合理  2分             |
②具有有效合格证书   1分               |
③凡种类不具全的酌情扣分                 |
④具有专业量值传递系统图和周检计划  1分        |
⑤按周检计划进行传递  1分               |
-----------------------------|------
①计量室,维修站面积满足使用要求 1分          |
②计量室,维修站环境条件符合开展检修工作         |
                 1分          |
③计量室,维修站有卫生,安全制度及设施          |
                 1分          |
                             |
                             |
-----------------------------|------
        实际送检总合数              |
①周期受检率=----------            |
       标准器计划送检总台数            |
       ×100%                 |
        标准器受检合格台数            |
②检测合格率=-----------           |
       标准器实际送检总台数            |
       ×100%                 |
③在用标准器必须具有有效检定合格证书           |
④检测合格率的分子项为标准器一次送检合格         |
数                            |
-----------------------------|------
①周检率和检测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与上式相同         |
②在用标准器必须具有有效检定合格证或标志         |
③周检率和检测合格率低于95%  0分          |
                             |
                             |
-----------------------------|------
        抽检合格台数               |
①抽检合格率=-----------           |
       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台数            |
       ×100%                 |
②每季度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台数(件数)不低于        |
 总数的10%                      |
③无抽检制度或抽检合格率低于85%  0分        |
-----------------------------|------
①经各级计量部门及主管部门考核,并取得          |
 “计量检定员”证书                   |
②应考人员指正式参加从事计量工作一年以上         |
 者(不包括学徒工)                   |
③评分标准中①低于80%  0分             |
      ②低于90%  0分             |
                             |
------------------------------------
</font>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