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铁路给水通过能力查定办法

  (四)凡互有干扰的水源,应采用共同工作时的总出水量。
  第12条 大口井水源的查定:
  (一)涌水量大于机械能力者
  (1)量好各部尺寸:水井直径D(米);水井深度S(米)足伐以上0.2米处至井口距离F(米);常水位至井口距离L(米);井口至吸水管中心线间距离M(米)。
  (2)开动扬水机使水位稳定后,测出水位落差h(米)。
  (3)停止扬水,使水井水位逐渐恢复,记录涌水水位达h/2时所需的时间T(小时)。
  (4)计算:
      A×h1
  Q=Kx----
       T
  Q为涌水量  (立方米/小时)
            2
           D ×π
  A为水井面积,A=----(平方米)
            4
  h1为有效水深,h1=F-L(米)
  K为涌水系数
  K值可参考下表

------------------
|涌水水位恢复位置| K  值  |
|--------|-------|
|   h/2  | 0.693 |
|--------|-------|
|   h/3  | 0.405 |
|--------|-------|
|   h/4  | 0.288 |
------------------

  (二)涌水量小于扬水机械能力者
  (1)开动扬水机组使水井水位降低至足伐以上0.2米处。调整扬水止伐,使扬水量与涌水量达到平衡。
  (2)测量扬水机械的扬水能力,即为大口井的涌水能力。
  第13条 管井涌水量的查定:
  (一)管井有涌水量调查记录,而水量无多大变化的,按调查记录计算其出水量。
  (二)没有涌水量调查记录,而调查又比较困难的管井涌水量,按水泵的扬水量,做为管井的出水量。
  (三)涌水量变化较大或涌水量与机械能力相差悬殊时,应安排涌水量的复查工作,正确查定其涌水量。
  (四)每年对管井下列资料进行一次调查:
  (1)常水位至井口出水管中心线间的距离;
  (2)饱和水位至井口出水管中心线间的距离;
  (3)最低叶轮距井口出水管中心线间的距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