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部长级干部;代表团人数最多的是奥地利43人,西班牙38人,美国29人,法国28人,西德20人,日本20人,苏联20人;有六十七个国家的政府向大会提交了“国家报告书”,会上还散发了大量宣传材料。有些国家为了加强老年人工作,成立了全国性常设机构,规定了老年人节日,成立了老年人协会、俱乐部和活动中心;某些发达国家还对老年人的住房、医疗、旅行、交通等规定了减免费用的优待办法。联合国对老年人问题,也很重视。1973年联大提出了“年长人和老年人问题”的决议,1977年联大通过了第32/182号决议,请各国政府考虑召开一次老年人世界大会是否可取一事提出意见,1978年联大通过了33/52号决议,决定在1982年召开一次老年人世界大会,1979年联大通过了第34/153号决议,要求做好大会的筹备工作,1980年第35/129号决议,决定将“年长人问题世界大会更名为‘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1年第36届会议通过了为大会筹募信托基金和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地址、日期、组织事项两个决议。1982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把老龄问题提上了世界事务日程。
我国对老年人的工作,总的说是比较重视的。中国是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敬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国三十三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种优良传统进一步得到发扬。我国宪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尽管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还不高,但是,国家通过退休制度、社会福利、医疗保健和卫生体育(每年仅退休金一项国家就支出六十亿元左右),使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基本得到了保障,延年益寿,欢度和安度晚年。农村中的老年人,大部由其子女赡养,有的社队也实行退休制度,按月领取养老金。鳏寡无靠的老年人,大都由社队实行“五保”(吃、穿、住、医、葬),他们的生活一般不低于当地社员的水平,有的还高于社员水平。在社队享受“五保”的约有二百二十多万人;城乡设立的敬老院、养老院约九千多所,供养的老年人约十四万余人。由于生活有保障,体质增强,人民的平均寿命逐步提高。据调查,人的平均寿命,解放前为35岁,1957年为57岁,1980年为69岁。
近年来,很多部门和地区对老龄工作更加重视。民政部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出了通知,转发了《老龄问题活动计划要点》,并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提出了落实活动要点的八项要求;卫生部发了通知,把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室改为“老年病研究所”,加强了对老年病学的研究工作,并筹划建立老年门诊、老年康复中心;国家体委对老年人的保健十分关怀,今年六月先后在上海、河南、安徽等省市召开了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了老年人网球赛,乒乓球赛,并组团参加了日本老人的长跑赛,取得了良好效果;邮电部还为老年人出了纪念邮票,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全国总工会对退休工人进行了专题调查,为组织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妇联在开展“五好”家庭活动中,对倡导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起了极好的推动作用。为配合联合国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还编辑出版了《中国老年妇女的生活》,在对外宣传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共青团中央为老年人组织义演,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开展了尊老、爱老的各项活动,对促进社会良好风尚,起了积极作用;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今年五月建立了老年学研究组,着重从理论方面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报刊、电视、电台、电影都做了大量有关老年人的宣传报导,引起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各部委和各地区都先后成立了老干部服务局,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怀。北京市社会学会今年召开了社会学及老年社会问题学术座谈会,对老年社会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上海成立了老年人学会,广东成立了颐老会,天津出版了“长寿”杂志,有些部门和地区还成立了老年人俱乐部、活动中心等等。通过这些行政措施,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群众工作,提高了对老龄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把老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