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印发全国乡镇科技达标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92)国科改字001号 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科委:
国家科委体改司于1991年11月25日在北京丰台区组织召开了全国乡镇科技达标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县科技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科委谢绍明顾问和体改司朱传柏副司长在开幕式上讲了话,秘书长宋必信和体改司段瑞春司长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报告。北京市丰台区张英副区长到会祝贺。与会代表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特别是通过开展乡镇科技达标、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乡镇科技达标工作是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落实科技兴农战略任务的有效途径。
乡镇科技达标是来自于基层的创举。它在科技进入农村的关键环节--乡镇这一层次,主要解决了科技工作面临的三个问题:1.把科技工作纳入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范围,普遍提高了乡镇领导的科技意识,增强了压力和动力,使推动科技进步成为政府的行为,有效地解决了科技工作到位问题。2.把科技成果推广、经济振兴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农村科技进步的基本内容,统一规划,同步推进,并建立相应的人、财、物等科技进步支撑保障体系,促进了农科教统筹协调以及新型的农村科技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科技工作全方位地开展。3.把科技工作分解成若干项可以定性或定量考核的内容,落实到乡、村两级,定期督促检查,使科技工作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基层干部知道抓什么、怎样抓,确保科教兴农的各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
乡镇科技达标活动在广大农村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江苏省盐城市开展科技达标的乡镇中,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高于全市乡镇平均值8个百分点。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乡镇科技达标三年来,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4.7%,新增产值中科技进步因素占40%。正是乡镇科技达标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其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并得到迅速推广。国家科委于1991年5月向全国介绍湖南郴州、河北衡水两个地区开展乡镇科技达标经验后,河北、云南两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这项工作。甘肃、浙江、福建等省经过试点后,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其它省市都有一些地区和县(市)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类似活动。实践证明,乡镇科技达标工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任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