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能源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确能取得成效,技术改造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技术进步目标要明确,不能仅仅是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的重复,要把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紧密结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上一个新台阶。
2.要与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结合。
3.要与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力求以少量的投入带动现有存量发挥最大效益。
4.要有明确的效益目标,即每个项目都应有切实可行和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指标。
5.要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实施,并逐步建立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新运行机制。
6.要严格禁止以技改为名行新建之实。但有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技改与基建、节能拼盘,以更有效地合理使用资金,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能源工业(煤、电)“八五”及十年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的具体规划和主要目标确定如下:
(一)煤炭工业(略)
(二)电力工业
“八五”期间的重点是改造中低压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以及国产大机组设备完善化工作,以降低供电煤耗,提高安全可靠性;改造大中城市电网,以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等。同时将技术引进与国内消化、吸收相结合,依靠技术进步,使电力工业技术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1.要抓好以高效大容量机组替代低效中低压机组(简称“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电力工业“以大代小”总规模为2600万千瓦,规划后十年改造规模1850万千瓦,其中“八五”期间改造550万千瓦。要求通过改造后,在维持电网原有550万千瓦能力长期稳定供电和不增加用煤量的同时,新增发电能力300万千瓦,每年多发电150亿千瓦时;全国煤耗降低13克;与原有机组相比较,减少排放灰渣200万吨、二氧化碳约500万吨。
另外,对水电站的改造主要立足于利用现有水库容量及水工设施,进行增容扩机改造,以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八五”期间初步安排两座电厂的改造,容量为36.2万千瓦。
2.对现有运行的发电设备及电网的改造。首先是对国产12.5万、20万、30万千瓦机组进行完善化改造,这些机组总容量3637万千瓦,约占火电容量的36%,与国外同类型机组相比,煤耗高、可用率低、安全经济性差。因此,一方面今后要抓好新投机组完善化投资的分类统计上报工作,分清责任;另一方面要求通过对20万千瓦汽轮机包括通流部分的改造,和对低效辅机及锅炉燃烧系统的改造,使改造后的20万千瓦机组发电煤耗由目前的390克左右下降30克、非计划停运率降低40%、每年增发电量120亿千瓦时左右。同时还必须对火电厂低效高耗的辅助设备进行改造,推广使用高效风机、水泵,采用干除灰技术和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技术及对排烟除尘设备进行改造,使电厂达到节水、节电、治理污染、改善环保和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要对43座防洪标准较低的水电站大坝进行加固,并挖潜增容80万千瓦,提高安全性,增加调峰能力。在电网改造方面,重点是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及对重点城市电网的改造;对农村电网的改造重点是更新简陋、高耗变压器等老旧设备,以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能力和安全性以及系统经济运行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