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能源部关于颁发《电力企业(发供电)质量管理奖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2.2 企业设立了厂长(经理、电业局长)直接领导的综合性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足够的称职人员,职责明确,从上到下形成系统。
  2.3 按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系列标准,落实质量职能。各部门质量职能明确,分配合理,工作落实,定期考核。
  2.4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各级人员质量责任明确。定期检查,严格考核。
  3.质量体系文件
  3.1 企业在发、送、变、配、用的全过程,结合本企业实际,在落实质量职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质量体系,编制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附有体系图)。
  3.2 开展的各项质量活动,能按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程序、工作内容、要求进行。
  4.方针目标管理
  4.1 厂长(经理、电业局长)亲自主持制定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经营方针目标,并与任期目标紧密结合,开展了方针目标管理。
  4.2 方针目标运用系统图法对应展开。目标值要定量化。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落实到有关部门、班组和个人,作到自下而上层层保证。
  4.3 在工厂方针实施中,能按月(或季)由主管部门下达实施计划和定期检查,措施和目标能按期实现,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4.4 厂长(经理、电业局长)每半年(或每季)组织一次诊断活动,有诊断报告和改进的措施。  
  5.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5.1 企业建立了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制订了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质量管理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中并能分层施教。全厂职工普及教育面90%,厂级和中层干部教育面100%,每年质量管理深化教育面30%以上。质量管理骨干人数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5%,建立了职工教育档案。
  5.2 企业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化系统。
  5.3 企业计量工作获得国家二级计量合格证书。
  5.4 信息管理体系健全,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各类质量信息,数据准确,档案资料齐全,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电子计算机已用于信息管理。
  6.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6.1 加强采购供应的质量控制,对重要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作由有关部门负责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标准或制度,并能认真执行。
  6.2 生产过程的质量体系参照《发供电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评审验收细则》检查打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